炎炎夏日,
空调成了很多人的“续命法宝”。
但你知道吗?
在我们享受清凉的同时,
一个潜藏的健康隐患也在悄然逼近
——“冷中暑”。
这听起来新奇的名词,让很多人觉得疑惑:听说过中暑,还第一次听说“冷中暑”,这是什么病?
吹空调记住这4招,
躲开“冷中暑”!
其实“冷中暑”不算医学上的正式中暑。
主要是说,我们在空调房待久了,突然走到大太阳底下,身体来不及散热,血管剧烈舒缩,心脏负担猛地加重,就会出现类似中暑的不舒服,严重点儿可能头晕、胸闷,甚至诱发心脑血管问题。
怎么避开“冷中暑”,护好心脏呢?关键得给温差做好“缓冲”:
建议设26℃左右,屋里屋外温差别超过7℃,不然身体跟坐过山车似的遭不住。
从外面进空调房,先在阴凉地儿歇5分钟;出门前10分钟先关空调,让身体适应温度变化。
每2-3小时开窗户15分钟,别让屋里空气闷得慌。
进屋里别对着空调口猛吹,冷风直吹会让局部血管收缩,身体调节起来更费劲。实在热就调调风向,或者加个挡风板。
心脏最怕“增压”,
高温天3件事千万别做!
除了空调用对,我们还得知道心脏最怕“极限施压”,这几件事千万别干:
刚运动完浑身冒汗,猛喝冰饮会刺激消化道和血管,可能让冠状动脉、脑血管痉挛,血压急剧升高,心跳变快,心脏超负荷工作,严重了可能诱发心梗!
正确做法:先歇会儿,小口慢喝常温水或淡盐水,等身体缓过来再喝点凉的,别可着冰的喝。
天热时毛孔全张开散热呢,突然用冷水冲,全身血管会猛地收缩,血压飙升。要是心血管本来就脆弱,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血管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堵血管,直接引发急性心梗!
正确做法:先用干毛巾擦干汗,找凉快通风的地儿歇10-15分钟,等体温和心率稳下来,再用温水洗澡。
高温高湿天,身体散热变慢,这时候剧烈运动,心脏得拼命工作维持血液循环和散热,负荷超大!本身有动脉粥样硬化的人,特别容易心肌缺血、心绞痛,甚至心梗!
正确做法:中午到下午(11点-16点)别出门运动,选清晨或傍晚凉快时,做点强度不大的运动(像快走、慢跑、游泳),记得及时补水补电解质。
风扇vs空调,
哪种降温更健康?
既然吹空调有这么多注意事项,那么不吹空调,改成吹风扇,是不是就更“自然”、更健康?其实,这两种降温方式我们都得注意!
风扇靠吹风加速汗液蒸发降温,但这会让身体一直失水。如果一直吹风扇又不喝水,身体就容易脱水。长时间脱水,血液黏稠度升高,心脑血管病人很容易长血栓、发病。
总而言之,不管用空调还是风扇,关键是用得科学+多喝水!开空调要注意温差,多通风;风扇也别长时间对着吹,记得勤喝水,核心就是别让身体遭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