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指甲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可即便天天看,也难懂它到底什么时候“报警”。
而且,外面的说法也很多:有人因月牙少焦虑到失眠,有人把竖纹当“肝病预警”,还有人说指甲冒出白点?准是肚里有寄生虫……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捋一捋,看看这些说法,到底靠不靠谱!
关于指甲的三个流言
不必过于紧张
真相:别光盯着数量多少!天生的、稳定的月牙状态,无论大小多少,都可能是正常的。值得警惕的是短期内突然的、明显的变化,有甲状腺疾病的风险。
手指甲上的“月牙”,其实是指甲生发部位的甲半月,它的大小、个数取决于先天指甲的生长速度和身体的新陈代谢率。
小孩新陈代谢快,甲板生长快,月牙数量相对较多,而老年人的月牙可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变小、变少,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对于频繁用手的人来说,指甲磨损速度快的手指,月牙就会更明显。
甲亢可引起新陈代谢加快,月牙就会变得明显、增多;甲减则会引起新陈代谢减缓,月牙也随之变小或消失。
真相:指甲上的竖纹,学名叫做“甲纵嵴”,就像皮肤会长皱纹一样,是指甲自然老化的表现,和肝脏健康没有直接关系。
如果短时间内指甲竖纹明显增多,可能与睡眠不足导致神经衰弱或是缺乏维生素A有关。
真正的肝病相关指甲变化通常表现为:
*指甲变黄:常见于黄疸(胆红素代谢异常)或合并真菌感染(如灰指甲);
*白甲或蓝甲:可能与肝硬化或低氧血症有关。
*特里甲:指甲近端苍白、远端呈粉红色带,研究数据显示,特里甲与肝脏疾病的相关性最高,不过,也并不是出现特里甲就一定是肝病的先兆,还要警惕慢性心衰或2型糖尿病。
真相: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指甲上出现白色小斑点,在医学上被称为“点状白甲”,大力修剪指甲、受外力撞击、磕碰,都可能会出现白点。
只不过由于指甲生长比较缓慢,所以在受伤很长一段时间后,白色斑点才会显现,等白点长到指尖的时候,剪掉就行了,不必过度恐慌。
【注意】
若指甲白点开始浑浊且逐渐变大,甚至蔓延到整个甲板、甲床,则可能提示真菌感染,比如:真菌性白甲。
虽然上面这些指甲小变化大多不用慌,但这面“晴雨表”也不是完全没脾气,有些异常信号,真得高度警惕!
女子手指肿成“萝卜头”
一查竟是肺癌作祟
像早前,深圳有一位江女士,就经历了这样惊险的一幕。
某天她发现自己的手指甲末端突然“长胖了”,肿得圆鼓鼓的,像个小“萝卜头”,而且腿部时常伴随着疼痛。
自己琢磨着可能是类风湿或者关节炎,就买了些药吃,可总不见好。但是手脚这时有时无的疼痛感,还是让江女士抱着拖一拖的心态,也没去检查。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工作中给一位医生倒茶时,对方一眼就注意到了她异常的手指——“萝卜指”!在仔细询问了症状后,医生强烈建议她马上去医院。
这一查不得了,江女士的肺部有一个约4公分大的肿瘤,被诊断为中期偏早的肺癌!
万幸发现得还算及时,如果再拖下去,癌细胞很可能就扩散转移了。经过与医生和家人商量,江女士接受了手术,术后恢复得不错。
可明明是手指的变化,怎么就跟肺癌扯上关系了?
原来,江女士这种手指在医学上有个专门的名字——“杵状指”。它的典型特征就是手指或脚趾末端像鼓槌一样膨大,指甲根部与周围皮肤形成的角度会变得异常平缓(医学上称为基底角≥180度)。
当肺部出现病变时(尤其是肺癌),可能会导致气道阻塞,易诱发组织缺氧,致使末端肢体毛细血管扩张,又因末端血流丰富,软组织无痛性增生明显,最终可能形成肢端肥大,出现“杵状指”。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所有得杵状指都是肺癌和肺部相关疾病,据统计,杵状指在肺癌中的发生率仅为1.6%~9.4%,以下2类疾病也可能出现杵状指:
心血管疾病
在心血管系统主要以紫绀型心脏病为主的一系列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肺动静脉瘘、慢性肺心病以及动脉瘤等。
消化系统疾病
在消化系统以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为主的一系列疾病,如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肝硬化、克罗恩病和肠结核等。
那想要防范于未然,我们该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杵状指呢?
方法:我们尝试把自己的食指指尖关节对在一起,可以看到在这个指甲的根部有一个小的菱形的缝隙,而杵状指的人则看不到这个缝隙,如有发现杵状指请立即就医。
当身体营养不足时
指甲也会“说话”
除此之外,当你身体缺乏某种营养素时,也会在指甲上留下痕迹:
脆弱易断的“玻璃甲”——蛋白质不足
如果你经常遇到指甲无端开裂,甚至出现层状剥落,这很可能是蛋白质饥荒的表现。
因为蛋白质是指甲的主要建筑材料,就像盖房子缺了钢筋水泥。长期缺乏蛋白质会导致指甲结构松散,容易分层、断裂,甚至出现纵向条纹。
补救食物:鸡蛋、牛奶、鱼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
苍白凹陷的“汤勺甲”——缺乏铁元素
这种特殊的指甲形态,也叫“反甲”,是缺铁性贫血的典型表现。因为铁元素在血红蛋白合成中起关键作用,当身体缺铁时,指甲的供血供氧就会受到影响,导致指甲凹陷。
补救食物:动物肝脏、红肉、菠菜(搭配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女性经期后要特别注意补铁。
凹凸不平的“瓦楞甲”——缺乏B族维生素
B族维生素家族是细胞代谢的“小助手”,尤其是指甲这种快速生长的组织。它们参与蛋白质(角蛋白)的合成和细胞的新生。当B族维生素供应不足时,指甲的生长过程就容易“卡壳”,形成周期性的横向沟纹(博氏线)或凹凸不平的棱线。
补救食物:糙米、燕麦、瘦肉、蛋类、扁豆、鹰嘴豆、杏仁、花生等。
鼓包变形的“顶针甲”——缺锌或免疫异常
如果指甲表面出现密密麻麻的小凹点,像顶针的针头一样,甚至甲板增厚、变形,可能是缺锌或免疫系统“闹脾气”了。
锌是维持皮肤和黏膜健康的重要元素,缺乏时会影响指甲细胞的正常代谢;而银屑病(牛皮癣)等免疫性疾病,也可能让指甲呈现“顶针状”改变,因为免疫异常会攻击甲床组织,导致指甲生长紊乱。
补救食物:牡蛎、扇贝、核桃、南瓜籽等含锌丰富的食材,同时注意均衡饮食,减少加工食品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