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本来好好的,有时心脏却突然猛地“咯噔”一下,像是被无形的手攥住,又或者扑通扑通,跳得特别快,感觉像要窜出去……
这其实,很可能是心脏在向你求救!
频繁出现心律失常
极易引发猝死
我们的心脏就像一台精密的发动机,每一次搏动都有身体精准的调控。
正常来讲,每分钟规律跳动的次数是60-100次,但当出现室性早搏、房颤、室速等心律失常时,心脏的跳动次数却可能突然飙升至150次/分钟以上,或跌至40次/分钟以下。
这种异常的“心跳”若持续时间过长或是频繁出现,就会直接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像水管里水流忽大忽小一样,全身器官都无法获得充足的血液和氧气,长期如此,心脏功能会逐渐衰退。
更危险的是,严重的心律失常还可能诱发心室颤动,这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头号杀手”。根第五届中国急救大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76万人发生心源性猝死,其中80%由恶性心律失常引发。
尤其对于本身有冠心病、心肌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一次持续几分钟的室性心动过速,就可能引发心脏骤停。
这些沉默的求救信号
你可能每天都在忽略
除此之外,心脏还可能通过以下“无声信号”预警危险,一旦忽视也可能错过自救的黄金时间:
频繁胸闷、间歇胸痛——急性心梗
日常频繁感到胸部有压迫感、憋闷感,仿佛有一块大石头压在胸口,尤其是在活动后、情绪激动时更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就要警惕了。
频繁胸闷往往是心脏供血不足的表现,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影响了心脏的血液供应,进而增加了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柳叶刀》还曾有研究指出,大约有近40%的心梗人群在发病前1周出现过间断性胸痛。
异常疲劳、呼吸困难——心肺报警
明明休息充足,却总感觉身体沉重、四肢乏力,连日常活动都变得吃力,甚至稍作运动就气喘吁吁,就得当心了。
这种疲劳感很可能是由于心脏功能下降,无法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支持,导致血液循环不畅,新陈代谢废物(主要是乳酸)即可积聚在组织内,刺激神经末梢而引发的症状。
一般多见于心肌炎、冠心病等心脏病人群中,长期如此,还可能导致肺淤血,使气体交换受阻,引发呼吸困难。
下肢水肿伴少尿——心脏衰竭
如果发现双脚、脚踝或小腿部位出现凹陷性水肿,用手指按压后会留下明显的凹痕,且久久不能恢复,这很可能是心脏衰竭的征兆。
正常情况下,心脏将血液泵向全身后,静脉会把血液带回心脏。但当心脏功能减弱,尤其是右心衰竭时,血液回流受阻,静脉压力升高,血管中的液体就会渗入组织间隙,导致下肢水肿。
此外,这种水肿通常还伴有尿量减少、腹胀等症状。
心脏好不好
一组动作来自测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在担心——我好像也有过类似的情况?不会真有心脏问题了吧?
别害怕,想知道自己的心脏健不健康其实也很简单,可以试试下面这个鞠躬姿势测试。
测试方法:
在1分半钟之内,做20次向前弯腰动作。注意身体往前倾时呼气,直立时吸气,并保持每次弯腰角度在45度90度之间。
在此过程中,需要进行三次脉搏测试:
a.在测试开始前要先测一次脉搏。
b.在20次弯腰动作结束后立刻检测脉搏。
c.休息一分钟后,测最后一次的脉搏。
注意:家里如果有血压计的可以用它来测量脉搏。如果没有,按住手腕处桡动脉处,计算1分钟内的心跳数也可以。
测试结束后,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分=(a+b+c-200)÷10。对照下表,即可来简单判断你的心脏是否还健康?
温馨提醒:不管是心血管疾病人群还是健康人群,一旦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心率频繁失常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常喝一款“护心粥”
稳住心脏不“乱跳”
如果您没有这些问题,只是想养心护心,那不妨试试下面这款“护心粥”,这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心内科周主任,曾在节目中推荐过的食疗方,能改善心脏的气血不足,平稳心律。
食材:百合10-12克、银耳30克、带莲子心的莲子10粒、玄参3克、桂圆肉15克或甜叶菊2克、大米100-150克。
做法:银耳需要提前泡发,之后加水没过所有食材,熬煮30分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