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过有一天,在不用药的情况下,血压会主动下降吗?
有一类食物,和血压波动密切相关。吃完以后,血压下降幅度比较大,甚至可以超过20毫米汞柱。这种食物到底是什么?
这样吃早饭,血压主动降
到底是不是好事儿?
我们找了三位不同年龄、不同病程的高血压患者,做了这项实验:
① 刘阿姨60岁,高血压病程2年,有颈动脉斑块;
② 刘阿姨69岁,高血压病程5年;
③ 张叔叔今年70岁,高血压病程30年。
在没有吃降压药的前提下,三人在早上8点吃了一顿早饭,结果他们的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原来,这份神秘的早饭,就是我们经常吃的油条、包子、豆浆、鸡蛋。
北京医院心血管运动医学汪主任告诉我们,短时间内,进食油条、包子等高碳水化合物后,胃会扩张,同时大量血液被调动汇集到胃肠道,促进消化,从而造成一种假性的血压下降,也就是餐后低血压。
这种高血压的主动下降,对身体反而会造成损害!
危险一:短时间降压引发缺氧。在1个小时左右下降超过30%的压差,严重的会发生休克。
危险二:血压波动大引发心血管事件。餐后低血压发生两个小时以后,如果还没有正确干预,血压又会回升上去。血压忽高忽低,就像“过山车”,是非常危险的。
特别是对于有些老年人,本身血管就变脆了,血压的急剧波动,还可能会导致主动脉夹层破裂。
尤其要注意早餐后2小时
出现这种异常低血压
在一日三餐中,早餐更容易出现餐后低血压。
一般通过测定餐前血压和餐后2小时内血压(每15~30分钟测定一次),以最低血压作为餐后血压。① 餐后2小时内收缩压,比餐前下降20mmHg以上;
② 餐前收缩压不低于100mmHg,而餐后<90mmHg
③ 餐后血压下降未达到标准,但出现餐后心脑缺血症状者,如头昏、餐后乏力、困倦等,甚至诱发心绞痛。
只要符合上述三条标准之一,都可以诊断为餐后低血压。
年龄65岁以上
爱吃高碳水饮食
长期高血压(半年以上)
药物因素:利尿剂或部分降压药
小贴士
①如果您有餐后低血压的情况,可以在用餐前先喝300~400毫升水;高血压患者则需咨询医生调整服药时间,一般建议饭后1~2小时后吃药。
②如果您饭后偶然出现困倦、头昏等症状,可以先躺到床上,把脚垫高(放在枕头上)让血液快速回流,最好喝一些水来帮助缓解症状。
[控压早餐公式]照着吃
血压乖乖降!
对于高血压的朋友来说,早餐怎么吃,可能决定了一天的血压稳定情况。早餐吃不对,一天的降压努力都白费了!
比如国人早餐常用咸菜、腐乳搭配白粥,但是一小碟腐乳,就超过了一天钠摄入量的上限,还有一些预制的“即食粥”,每碗的钠含量也不低。
要想保持一整天的血压平稳,可可给大家带来3个控压早餐公式,赶紧收藏!
液态蛋白:1杯脱脂奶+1勺乳清蛋白粉,阻断升压酶。
因为脱脂奶含钙、钾等矿物质,结合乳清蛋白中的活性肽,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减少血管收缩物质的生成。
固态蛋白:1个水煮蛋+掌心大深海鱼肉,修护血管。
蛋类含有的优质卵磷脂,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深海鱼肉富含Omega-3脂肪酸,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并降低动脉硬化风险。
钾通过促进钠离子排泄、减少水钠潴留,直接降低血容量和血管压力。
2011年《美国心脏病学杂志》发表的Meta分析(整合11项国际队列研究,覆盖24.7万人,追踪19年)首次提出:膳食中每增加1.6g钾摄入(每1.6g钾可拮抗3g钠的升压作用),卒中风险可降低21%!
高血压管理中推荐,优先通过天然食物补钾(如每日200g菠菜或2根香蕉),而非单纯补充钾剂。
膳食补钾优先级
深色蔬菜:菠菜(558mg/100g)、羽衣甘蓝(491mg/100g)等绿叶菜;
薯类优化:带皮蒸土豆(皮部含钾量是果肉3倍);
水果替代:杏干(1162mg/100g)补钾效率是香蕉的2.7倍。
彩虹餐,可可在之前的文章里也提到过,就是吃的食物颜色的种类越多越好。给大家分享一个可可自己常吃的彩虹组合——
红:西红柿(每天1个,阻断升压信号)
黄:南瓜籽(每天1把,血管放松利器)
紫:紫甘蓝(每周3次,修复血管伤痕)
把这篇文章转给你身边需要的人吧。吃好每一顿早餐,守护全家的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