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忙起来顾不上吃饭、没什么胃口只吃一点、吃饭喝水都喜欢趁热……这样的情况,想必不少人身上都发生过。可要是说,胃病,乃至胃癌的风险因素,就潜藏在这些小习惯当中呢?
饮食不规律
胃癌可能悄悄找上门
你是否好奇过,饿肚子时自己的胃会经历怎么样的变化?——正常情况下,我们胃的表面有一层胃黏膜,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帮助我们消化。
可如果到了原本的吃饭时间,却迟迟没有进食,胃会继续蠕动分泌强酸的胃酸,很可能让粘膜裸露在胃酸消化下,造成自身的消化!
这样一来,粘膜可能发生病变、糜烂、萎缩,进而导致慢性胃溃疡等疾病,而慢性的胃溃疡,相当于一种癌前病变。
饿肚子,血糖也会很“受伤”
长时间的饮食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还易导致血糖忽高忽低,久而久之,很可能导致糖尿病找上门。
饥肠辘辘的时候,很多朋友都可能有吃点小零食的习惯,但哪些零食既有助平稳血糖,还能呵护胃健康呢?田主任给大家推荐了以下3种:
苏打饼干,有助中和胃酸
饥饿时人体胃酸分泌会增多,而苏打饼干属于碱性食品,含有碳酸氢钠,在饥饿时食用,有助中和胃酸。
市面上的苏打饼干种类繁多,建议大家可以优先选择脂肪含量10克/100克以下的类型。
燕麦,有利胃黏膜代谢
作为一种多纤维食材,燕麦含有较多的醇溶谷蛋白,对胃黏膜的代谢和保护都有着不小的正面作用。
山药,有助维护胃功能
山药富含多酚氧化酶等淀粉酶,以及各种维生素,有利维护多种胃功能。除了直接吃山药,还可选择一些含山药的零食,例如山药饼等,建议选择山药含量50%左右的类型,更为优质。
注意:巧克力、沙琪玛和普通饼干,属于高糖、高油、高脂零食,并不建议大家选择。
2
喝水超过这个温度
当心把胃“烫熟”
喝热水,是不少人心中的“健康习惯”,但你知道吗?其实有时我们觉得可以入口的水温,却可能把胃“烫熟”……
实验演示
节目现场准备了多份不同温度的热水,并将其浇在生肉上。浇下41度温水,生肉并没有出现明显变化;浇下56度热水,生肉出现部分泛白情况;浇下71度热水,生肉很快发白、被烫熟!
65℃的烫食,属于2A类致癌物
虽然老话常说“饭要趁热吃”,但从上述实验可知,吃得太烫并不利于肠胃、食道健康,甚至可能增加胃癌、食道癌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65度以上的烫食列为2A致癌物,建议大家日常饮食,还是选择45度以下更为温和的温度,以免平白给肠胃添风险。
3
一项常规检查
能将胃癌扼杀在摇篮
问问大家,目前为止做过几次胃镜?
事例分享
田主任分享了两个真实事例,一个事例是他的朋友,在胃镜检查时发现了胃癌。但因属于早期癌变,不用开刀,不用腹腔镜,仅需通过胃镜便可治愈。
而田主任的另一个患者则没有如此幸运,发现时已是胃癌中期,癌细胞已经扩散,已于一年多前病逝……
胃镜检查,看似普通,却能够及时发现胃癌到来的蛛丝马迹。假如及时发现早期胃癌,那么5年生存率能达到90%,甚至95%以上;可若是中晚期才发现,5年内生存率甚至仅为10%。
这些人群,建议做好胃镜检查
40岁及以上普通人群
有胃癌家族遗传史人群;
存在胃痛、便血症状的人;
体检发现幽门螺杆菌阳性者;
体检发现指标异常的人群。
检查单上的高危词
①萎缩性胃炎:随着年龄增长,胃黏膜会有一定的退化萎缩,但假如存在不良饮食习惯,例如三餐不规律、暴饮暴食、抽烟喝酒,可能加速胃黏膜萎缩程度,增加胃癌风险。
②肠上皮化生:我们的上皮原本应为胃黏膜形态,但由于各种刺激,演变成了肠粘膜形态,属于肠型胃癌的癌前病变。
③腺瘤性息肉:属于明确的癌前病变,总的癌变概率达到20%左右。
检查单上的低危词
①轻度糜烂性胃炎:就像有些人脸上会有小雀斑一样,属于正常情况,不必过多紧张。对此类轻度异常,应以调整生活方式为主,例如选择易消化食物调养肠胃,不建议立即服用各种胃药。
②浅表性胃炎:属于胃异常表现中较轻的类型,几乎和正常状态差不多,大家不必过于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