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巾,是生活中我们最常用的物品之一,洗完手、吃完饭、上完厕所等,都免不了用纸巾擦一擦。但你知道吗,纸巾其实也有“大乾坤”,要是用错了,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伤害了你的健康!
纸巾包食物?
最好不要,易致癌、会感染
当身边没有食品袋、保鲜盒时,有些人可能顺手就会抽几张纸来包食物,这看上去好像挺“卫生”,但实际上可不一定。
细菌感染:细菌菌落数严重超标
普通纸巾的卫生标准没有达到食品级,根据最新的《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纸巾的细菌菌落总数需≤200CFU/g才可用于包裹食物,而普通纸巾执行的是GB/T 20808-2011《纸巾纸》标准,允许菌落总数≤600CFU/g,明显细菌超标。
特别是那种长期开封的纸巾更要注意细菌感染问题,这是为什么呢?
大医生节目组曾就“开封的纸巾”专门做过一次实验——把新买来的纸巾拿到实验室,现场开封取样,同时也提供了一份在口袋里携带了48小时的旧纸巾样本。
结果一检测,旧纸巾上密密麻麻全是细菌!
尤其是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更是会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一张纸巾能在短时间内“住”进成千上万的细菌。
像老人和小孩,这类平时抵抗力比较弱的人,要是吃了用这种纸巾包的食物,就很容易生病。轻一点的上吐下泻、肚子痛,严重的还可能发高烧,得去医院打针吃药,遭不少罪。
致癌物风险:化学物质的“隐形转移”
还有为了让纸巾看起来更美观、手感更好,有些纸巾的生产过程中往往会添加一些彩色染料、漂白剂等化学物质。
当纸巾与食物接触时,尤其是接触油脂类食物,这些物质可能会溶解在食物中,被人体摄入,长期如此,易增加患癌风险。
既然普通的纸巾不行,那经常被用来吸牛排血水、保鲜蔬果的厨房纸可以吗?
有这个标准的厨房纸,可以直接接触食物
答案是:只有少数可以,绝大多数不行。
厨房纸主要的功能还是用于厨房清洁,如擦拭台面水渍油污、油烟机污垢等,比抹布方便卫生,通常不能直接接触食物。
只有标注了“可接触食品”或符合相关食品安全标准(GB4806.8-2022字样)的厨房纸,才可以直接接触食物,所以大家在购买厨房纸时,一定要仔细查看产品标签。
来源不明的免费纸巾
可能细菌超标,容易得病
此外,还有很多朋友可能觉得卫生纸随处可用,尤其是免费的卫生纸,随手抽来就能擦嘴、擦手。殊不知,这些看似方便的“免费纸巾”,也可能藏着你想象不到的健康危机:
公厕“卫生纸”暴露风险高,是细菌中转站
现在很多公厕虽然都备有卫生纸,方便大家使用,但其中的卫生情况却令人堪忧。
一方面,公厕本身就是潮湿阴暗的环境,很容易滋生细菌,污染暴露在外的卫生纸。另一方面,冲厕所时,粪便中的细菌也可能以水花或气溶胶的形式四处播散,弄脏卫生纸。
而且有时保洁人员在更换卷纸类卫生纸,还会随手放置在台面、马桶盖上,这样的卫生纸难免会沾染一些灰尘、病菌等。
所以,外出上厕所时,更建议大家自备纸巾,实在需要时再使用公厕内的卫生纸。
街头免费的“赠品纸”,质量差易引发疾病
而街头免费派发的纸巾问题更为严重,这些纸巾往往包装简陋,生产厂家和卫生标准不明。
为了降低成本,有些不良商家害可能会使用回收废纸作为原料,未经严格的消毒处理。还会添加大量荧光剂、漂白剂来让纸巾看起来洁白。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曾曝光过一批不合格的免费发放纸巾,检测结果显示,部分纸巾的细菌菌落总数高达每克数千个,远超国家规定的标准。
长期使用这类劣质纸巾,会使细菌和有害化学物质进入身体,增加消化道、妇科疾病的风险,有些人还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加重哮喘症状。
湿厕纸没用对
易引起皮肤红肿、瘙痒
除了以上这两类干纸巾,湿纸巾的使用同样不容忽视。
像近两年,湿厕纸凭借清洁力强、使用舒适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麻烦。
一些湿厕纸为了能达到宣传中“抑菌除菌”的作用,会添加一些消毒剂(如酒精、醋酸氯已定),以及很多植物提取液。还有些劣质湿厕纸还添加了香精、防腐剂、荧光增白剂等。
部分人对湿厕纸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产生过敏反应,导致私处皮肤红肿、瘙痒等症状。
还有些朋友格外爱干净,觉得既然都用了湿厕纸就要擦得一尘不染才行。
殊不知,肛周皮肤仅有0.5-1毫米厚度,比面部肌肤更娇嫩。用力擦拭时产生的摩擦力可达正常皮肤的4-5倍,这种过度清洁摩擦会导致肛周皮肤黏膜及屏障受损,出现变红有灼烧感或外阴瘙痒脱屑等湿疹问题。
温馨提醒:如果已经出现肛周湿疹等不适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根据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