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作为人体的“司令官”,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大脑逐渐萎缩,脑功能全面退化,记忆力、反应力、认知力等都会下降,严重者甚至可能发展成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等神经系统疾病。
根据《中华神经科杂志》和国际上的研究,60岁以上的人群中,大约1/3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脑萎缩。
而脑萎缩的发生,从你的睡眠状态就能窥探一二。
睡觉出现这7种情况
可能提示脑萎缩
为什么脑萎缩可以通过睡觉反映出来?这是因为睡眠过程需要大脑多个部位来调节,任一环节出问题,睡眠都会有异常。
如果睡觉时频繁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就要小心了。
正常情况下,人在入睡后,脑部的神经活动会逐渐减弱,身体也会随之安静下来。
但如果脑萎缩影响到“丘脑-皮层网络”,身体就会不受控制地频繁动弹。某神经内科的研究,对重度脑萎缩患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就发现,他们夜间身体活动的频率比健康人高出3倍还多。
如果经常做梦时手舞足蹈、拳打脚踢、大声喊叫等,可能是脑干中的REM睡眠调控区出现了问题,导致神经系统异常放电,引发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
在脑萎缩的早期阶段,尤其是与帕金森病相关的脑萎缩,就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而且也有研究指出,有这种表现的人未来患帕金森病或路易体痴呆的风险比常人高出3倍以上。
如果夜间总是频繁惊醒,可能不是简单的睡眠浅,而是脑萎缩了。
因为脑萎缩可能导致褪黑素分泌失调或神经传导异常,睡眠周期就会出问题,导致夜间频繁醒来。
有研究就表明,脑萎缩患者夜间觉醒的次数显著多于同龄的健康人群,特别是在额叶和海马体萎缩的个体中,这种现象更为明显。
如果刚睡着就感觉心慌、害怕,甚至觉得“有东西压着”动不了;或者夜里醒来后莫名其妙地害怕,不敢再睡,可能是脑萎缩导致大脑皮层与肌肉指令暂时失联、脑功能紊乱影响情绪调节了。
如果脑萎缩导致呼吸中枢的调节能力下降,大脑无法正常指挥呼吸,就可能导致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出现鼾声如雷且突然中断,经常半夜憋醒、心跳加快、出冷汗等情况。
长此以往,大脑供氧不足,又会进一步加重脑萎缩,形成恶性循环。
大脑中的下丘脑是调节生物钟的核心区域,对昼夜节律有决定性的作用。一旦脑萎缩波及下丘脑,就容易昼夜颠倒,导致白天像断了电,坐着都能睡着,而晚上却格外清醒,睁眼到天亮。
膀胱的控制是自主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协同合作的结果,如果脑萎缩影响到额叶控制区域或脑干中枢,膀胱就可能失控,出现睡着后尿床的情况。
不少脑萎缩患者发展到中后期,都会有夜间遗尿甚至尿失禁的表现。
这些行为会加速脑萎缩
常做的人赶紧改
事实上,随着年龄增长,大脑本就会逐渐衰老、萎缩。如果你平时还有下面这些坏习惯,脑萎缩的速度就更快了。
比如:爱吃重口味的、油炸的、甜食等,容易增加“三高”风险,影响大脑正常的血液供应。而大脑长期供血不足,自然更容易萎缩。
长期久坐不动的人,血液循环较慢,血液受重力影响更容易堆积在下肢,从而导致脑供血相对不足,久而久之,也会增加脑萎缩风险。
睡不够会影响大脑前额叶,影响注意力和决策,同时也会导致海马区活动减少,让记忆力变差。
而且补觉也难以弥补对大脑的伤害!有实验就发现,熬夜后补觉只能部分恢复大脑代谢异常,而在某些脑区,补觉基本上没有任何改善。
吸烟者的大脑结构和功能都有所改变,大脑不仅萎缩,还会损失神经元,增加阿尔兹海默病风险。
吸烟还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使脑血管越来越堵,血氧供应不足,也会诱发脑萎缩。
酒精可以自由穿透血脑屏障,伤害大脑。长期喝酒就会让大脑肉眼可见地萎缩,注意力、执行力与社交能力也会明显下降。
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项大型人群调查研究显示:即使是适度饮酒,也会让脑子变小,饮酒越多,脑体积改变的程度越明显。
3
延缓脑萎缩并不难
3种食物能帮忙
如果你想拥有一个健康、灵活的大脑,在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多吃以下3种食物,有助于延缓脑萎缩。
卵磷脂约占脑神经细胞中的17%~20%,对大脑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花生正好含有丰富的卵磷脂。
另外,花生富含的锌元素、赖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等,也有助于促进脑细胞发育,提高大脑神经的敏感度,起到健脑的作用。
因此,花生有“益智果”之称。但其油脂含量丰富,每天吃一小把就可以了,不能贪多。
在所有菌类中,金针菇的氨基酸是最齐全的,而且它的赖氨酸、精氨酸、锌元素含量丰富,对健脑益智很有帮助,因此被称为“智力菇”。
金针菇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减少肠道对糖脂的吸收,辅助保护脑血管,维持大脑正常的血液供应,从而辅助预防脑萎缩。
深海鱼类富含被称为“脑黄金”的DHA,它是大脑灰质中的重要物质,与记忆力、情绪、认知功能等息息相关。
适当多吃深海鱼,就相当于给大脑“充值”,可以让神经细胞更活跃,强化记忆力等,从而辅助减缓大脑老化、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