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走着走着,膝盖突然一弯,差点就跪了下去?上下楼梯时,腿却突然没了力气,膝盖开始发软?
遇到类似的这种情况,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缺钙了”,但实际上,这可不只是缺钙这么简单,也可能是疾病发出的预警信号。
膝盖突然“发软”
或是3种疾病在敲警钟
骨关节炎——关节退化的信号
随着年龄增长,膝盖(膝关节)就像一台运转多年的精密仪器,最外层的软骨“缓冲垫”会逐渐磨损、变薄。
当软骨一旦磨没了,骨头就会直接“硬碰硬”摩擦,继而引发炎症,导致膝盖又僵又肿,尤其是在上下楼梯或久坐起身时,膝盖容易像“生锈的齿轮”一样不听使唤,突然发软、打弯,这其实是关节退化向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髌骨软化症——膝盖“早逝”的危机
这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病变,本质是髌骨(膝盖前方的圆形骨头)后方的软骨发生软化、磨损和碎裂。
初期可能只感觉到膝部疲软无力、发软打滑,到了后期却会出现髌骨深面疼痛,比如在上下楼梯时出现明显疼痛,休息后疼痛消失;或者屈膝久坐,下蹲下跪时疼痛加重。
一般多发于30~50岁人群中,尤其是女性朋友,这与女性先天特有的身体结构有关:由于骨盆较宽,髌骨易向外倾斜,导致髌骨与股骨的对合关系异常,长期摩擦会加速软骨磨损。
此外,长期穿高跟鞋,一些足外翻、足内翻、O型腿、X型腿等不良体态的人,他们的关节已经发生了变形失衡,也更容易中招,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髌股关节炎。
半月板损伤——运动达人高发
半月板是膝关节的“软骨垫”,它能帮助减少软骨之间的摩擦,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和匹配性。
但如果你经常运动过度、爱提重物等等,就可能会因为膝盖大幅度的内旋或外旋,导致半月板损伤,从而出现走路打软、弹响、疼痛现象。
所以像爬山、爬楼梯等对膝关节磨损较大的运动要控制量,同时,减少蹲姿、跪姿,不仅会增加膝盖的负重,而且膝关节屈曲到了极限,半月板被向外挤压,时间一长,便容易突出,甚至发生断裂。
1个动作自测风险
看你的膝关节好不好
了解这些潜在的疾病风险后,我们可以通过1个简单的自测方法,初步判断膝关节状况——鸭子步自测法,具体操作是:
如果下蹲过程中感觉:
需特别注意的是,自测时需在平坦地面进行,如出现剧烈疼痛应立即停止,建议在家人陪同下测试,避免摔倒风险。
一份护膝指南
延长膝盖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