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情况:稍微遇到点小事就忍不住发火,有时情绪特别低落,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
当心,这可能是营养缺乏的“信号”!
不明原因的情绪异常
或是缺了这种维生素
如果你本身不是一个性格暴躁的人,也没有太大的心理压力,但常有情绪问题,就可能是缺乏B族维生素了。
B族维生素与能量代谢、神经活动密切相关,可通过对神经系统的调控间接影响人的脾气。其中有4种B族维生素对情绪影响较大:
维生素B1又叫“精神性维生素”,可以改善神经元的传导,起到镇静、安眠、改善情绪的作用。
缺乏维生素B1的人,容易出现烦躁不安、精神紧张、神志淡漠等情绪问题,还可伴随失眠、健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维生素B6参与多种神经递质的合成过程,包括血清素、多巴胺、γ-氨基丁酸。这些神经递质对调节情绪和认知功能至关重要。
一旦缺乏维生素B6,神经递质合成受影响,就容易导致困倦、急躁、抑郁等。而研究表明,补充维生素B6则可以有效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
维生素B9就是大名鼎鼎的叶酸,它也是合成血清素的重要原料,缺乏时可能导致情绪低落和兴趣减弱。
研究表明,重度抑郁患者中,近1/3的人存在维生素B9或B12的缺乏,尤其是红细胞叶酸含量偏低。临床研究还发现,叶酸不足与抑郁、持续性抑郁症状及抗抑郁反应较弱有密切关系。
维生素B12参与神经鞘的脂质代谢,具有维护神经系统的完整性、保护脑神经的作用。
维生素B12缺乏会导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能会降低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影响神经蛋白活性,损伤神经细胞,进而引发反应迟钝,以及焦虑、抑郁、易怒、健忘等情绪异常。
这几类人最容易缺乏B族维生素
①饮食不均衡、长期素食的人:容易B族维生素摄入不足导致缺乏;
②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对B族维生素吸收减少;
③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对B族维生素需求增加,若不及时补充也容易缺乏;
④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如克罗恩病、胃切除术等影响肠道吸收功能,或长期腹泻、呕吐导致B族维生素流失;
⑤长期服药的人:某些药物(如抑酸药、避孕药)会干扰B族维生素的吸收;
⑥酗酒的人:酒精会干扰B族维生素的吸收和代谢;
⑦长期熬夜的人:影响肝脏储存B族维生素的能力,导致缺乏;
⑧过度用脑的人:代谢加速,B族维生素消耗增加,易致缺乏。
补充B族维生素
均衡饮食是关键
如果缺乏B族维生素,就要及时补充,尤其食补为先,均衡饮食就能很好地补充每日所需。具体来说:
维生素B1和维生素B3主要存在于谷物的表皮和胚芽中,因此主食不能都是精米白面,建议每天吃50~150g的全谷物和杂豆类。
深色蔬菜,如:菠菜、甘蓝、西兰花以及紫菜、胡萝卜等,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尤其维生素B9(叶酸)含量丰富。
建议每天吃够300~500g蔬菜,其中深色蔬菜应占一半以上。
肉类、鱼类、禽蛋以及奶制品是维生素B12、维生素B6和维生素B2的重要来源,尤其维生素B12几乎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因此,动物食品也不能少,像一些减肥的朋友不吃肉,是非常不可取的。
建议每周摄入蛋类300~350g、畜禽肉300~500g、水产类2次(或300~350g)。
如有必要,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复合维生素B制剂。切不可盲目长期单补一种B族维生素,因为B族维生素是协同发挥作用的,单一补充容易影响其他B族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导致体内维生素平衡失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