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乐活

国家紧急喊话!这2类食物没吃够,肠道和免疫力会“亮红灯”

2025-03-28 08:40 来源:爱青岛

自从“体重管理年”正式启动后,最近我的朋友圈简直成了健康大赛现场!不是有人晒减脂餐,就是打卡健身房,可热闹了。

可就在大家忙着比拼谁更“自律”时,卫健委联合三个部门又甩出一份《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直接对着我们的饭碗亮起了红灯:“全民营养不及格,这两样必须加量!”

1

这两种营养素

国家点名要补

这份新鲜出炉的《纲要》里划了两道硬杠杠:

·优质蛋白质:每天摄入量要占蛋白质总量的一半以上(比如鸡蛋、鱼虾、豆制品);
·膳食纤维:人均每天至少吃够25-30g(≈3碗青菜+1个苹果+1把燕麦)。
微信截图_20250326104404.jpg
微信截图_20250326104441.jpg

看着好像很简单,现实可扎心了——好多朋友明明顿顿吃得饱饱的,却还是营养不良

这是怎么一回事情呢?

2

明明顿顿都吃饱

营养为何还“挂科”

答案其实就藏在你看不见的这些“营养盲区”里:

01

盲目吃肉,蛋白质“有量无质”

很多人以为蛋白质就等同于“大鱼大肉”,却忽略了质量差异。

优质蛋白:早餐吃两个水煮蛋(14g优质蛋白)能满足全天需求的23%。
劣质蛋白:换成两根烤肠(11g蛋白质),不仅优质蛋白不足1/3,还多吃了800mg钠。

这种“有量无质”的吃法,让我们的身体长期处于“蛋白质假饱”状态,不仅容易胖,还会让肌肉悄悄流失,一爬楼梯就腿软;免疫力总“掉线”,每逢换季必感冒;皮肤松弛加速,看起来比同龄人更显老!

02

吃的太精,膳食纤维会“旷工”

说完蛋白质,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不及格专业户”——膳食纤维。

它的问题其实就出在:吃的太精

用果汁取代水果,精白米面代替粗粮,这种“精加工”吃法让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大量流失,长期这样吃会导致:

•肠道“堵车”:三天不排便,小腹鼓成球;
•血糖“过山车”:吃完就犯困,饿得心发慌;
•体检报告“亮红灯”:胆固醇、甘油三酯集体超标!
3

吃对不费劲

给身体的营养充充值

所以,国家这份《纲要》看似在“挑刺”,实则是在给我们的饮食开了张“营养诊断书”

想要轻松补足这部分营养缺口,得记住以下核心原则:

01
动物蛋白选低脂,植物蛋白混搭吃

在选择动物蛋白质时,应优先考虑低脂肪的种类,比如鸡胸肉、鱼肉、虾肉等,它们不仅富含优质蛋白质,且脂肪含量较低。

还要合理搭配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摄入比例应维持在1:1左右,例如我们常吃的芹菜炒肉丝,可以改为芹菜香干肉丝,用豆制品代替部分肉,既降低了胆固醇摄入,又增加了钙摄入,营养更加全面,对三高人群友好。

02

主食吃粗一点,蔬果优先挑高纤维的

精米白面替换为全谷物,如杂粮米饭代替白米饭、全麦馒头代替白馒头、荞麦面条代替白面条、杂豆粥代替白粥、燕麦片代替普通早餐麦片,可显著提高膳食纤维摄入量。

蔬果的选择应遵循“彩虹营养法则”,优先选择高纤维品种:每天保证500g蔬菜(其中深色蔬菜占1/2)和200-350g水果。
相关新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