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乐活

一种“抱佛脚”的运动方式,比天天健身还管用

2025-03-14 07:51 来源:爱青岛

都说“生命在于运动”,可到底要运动多少时间、达到什么标准,才能给身体带来足够的健康好处?一项研究,或许能带给我们答案。

每天22分钟的运动,有助预防19种病

美国《预防慢性病》上一项研究调查了7000多名患者的运动情况,结果发现,每周进行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150分钟的剧烈运动,有助降低肥胖、轻度肝病、慢性肺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高血压等19种疾病风险。

也就是说,平均每天22分钟的中高强度运动,就足以预防19种慢性病。

图片

把运动集中在周末,同样能防病

要是平时没时间运动,只在周末抽空锻炼一下,能不能达到同样的锻炼效果呢?——哈佛大学发表在《循环》期刊上的一项研究给出了解答。

研究统计了超8万参与者的不同运动情况,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只要运动时间达标了,获得的运动好处居然是差不多的!

也就是说,就算咱们平时没时间运动,只要在周末空闲时间完成150分钟左右的运动量,同样能起到理想的防病作用。

而对于确实难以抽出时间专门进行运动,或平时缺少运动意识的朋友,也别担心,咱们还可以试试另一种更省时间的运动——“零食运动”。

每天3分钟,或能降低一半心血管风险

《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一项研究发现,碎片化的剧烈间歇性运动,也就是“零食运动”,能降低不良心血管疾病风险,尤其对女性好处更大。

简单来说,女性每天平均3.4分钟的剧烈间歇性运动,有助降低45%不良心血管疾病风险、51%心脏病发作风险、67%心衰风险。

而对男性而言,每天平均2.3分钟的剧烈间歇性运动,有助降低11%所有不良心血管疾病风险。

图片

3个方法,把生活琐事变成运动量

①散步改成快步走

日常散步时,不妨略微加快一下脚步,有助锻炼小腿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建议强度控制在每分钟130-140步左右,可根据自身身体情况适当加快或放慢步伐。

②坐电梯改为爬楼梯

假如楼层不高,平时还可以适当走走楼梯,也属于一种中高强度训练,既能锻炼肌肉和韧带,又强壮了心肌。

③坐地铁、公交,改为骑自行车

短距离出行,可以用骑自行车代替其他交通方式。有助强化腿部、背部、肩部肌肉,同时还能一定程度上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捷性

不过一些上了年纪的中老年朋友,可能存在腿部力量不足的情况,难以坚持较大的运动量,可可分享大家一个方法,躺在床上就能练,有助循序渐进改善下肢缺血、强健小腿

伯格运动,练出有力双腿

平躺在床上;

双腿向上抬高至45-60度;

抬高坚持1-2分钟,不要借助外力;

坐起来,双腿垂到床边;

踝关节360度旋转3分钟左右;

再次躺平约3分钟。

抬腿的时候就相当于是缺血的过程,把放下来就是血管充盈的状态,这样可以促进建立侧支循环,改善下肢缺血,循序渐进强健我们的下肢。

图片

相关新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