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就有3种红色水果虽然钙含量不高,但照样能养骨!
每天一个苹果
增强骨密度,减少关节炎
苹果是水果摊上的常驻嘉宾,很多人都知道它能保护心脑血管、促进肠道蠕动,但它的养骨作用却鲜有人知。
虽然每100克苹果的钙含量仅为4毫克,与牛奶(90毫克/100克)中的钙含量相差甚远,但它却有两招“独门护骨绝技”:
苹果中含有丰富的硼,这是一种“冷门”的矿物质,对骨骼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堪称“钙的搬运工”,可以调节体内的钙、镁平衡,减少骨质流失,有助于提高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
02
还有苹果皮中藏着的一种特殊物质——槲皮素。这种天然抗炎成分不仅能减轻关节炎症,还能像“防护盾”一样保护骨细胞免受自由基损伤。美国塔夫茨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周吃5个以上苹果的人,骨密度比不吃苹果的人高5%,患关节炎风险降低15%。
2
绝经后常吃圣女果
降低骨折风险,减缓钙流失
还有经常被当做水果来吃的小番茄——圣女果(钙含量仅为6毫克/100克),也对骨骼健康很友好:
番茄红素——骨骼“防锈剂”
圣女果富含番茄红素,这种成分的抗氧化活性比维生素E要高10倍,可以清除侵蚀骨骼的自由基,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生长,进而有助于增强骨质,预防骨质疏松。
特别是对于绝经后的女性,骨流失增加,更应当多吃些富含番茄红素的食物。
有研究发现,血清中番茄红素浓度升高与胶原酶N-端肽(骨吸收的标志物)呈负相关,每增加1微克/毫克,髋部骨折风险降低6%,还可帮助绝经后女性预防骨质疏松。
维生素K——钙的“定位器”
维生素K对骨骼健康也很重要,每100克圣女果含12.5微克维生素K,相当于每日所需的10%。
它就像骨骼的“导航系统”,能激活骨钙素蛋白,把钙牢牢“钉”在骨胶原网上,有助于防止骨骼变弱。
春天多吃草莓
加固骨胶原,减少钙流失
凭借酸甜口感和高颜值出圈的“水果皇后”——草莓,虽然钙含量也不高,仅为18毫克/100克,但它的护骨本领却也不赖:
维生素C——胶原蛋白“合成剂”
每100克草莓含47毫克维生素C,是柠檬的2倍多。
而补充维生素C,有助于激活胶原蛋白合成酶,能促进成骨细胞分泌胶原蛋白,形成骨骼的“钢筋支架”。
钾元素——骨骼的“平衡器”
且草莓中的钾含量也不低(153毫克/100克),它能中和肉类、主食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减少钙从尿液流失。
《英国医学杂志》更有数据表示:每天补足4700毫克钾的人群,脊柱骨密度比不足者高4.8%,尤其适合爱吃重口味的人群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