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53 岁的老詹独自在家,图省事便把冰箱里的菜和猪肉一起炖了吃。没想到,这顿饭差点让老詹到鬼门关走了一趟。
吃完这顿饭第二天,老詹就感觉头痛并且发烧了,他以为是感冒,自己找了几片止痛药吃。然而,头痛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愈发严重,还伴有寒战、肌肉酸痛、听力急剧下降和走路不稳的症状。
家人见状不对,立刻带他去了附近医院。检查结果显示,老詹确诊为脑膜炎!医生怀疑是接触了生猪肉或食用未煮熟的猪肉所致。
经过抗感染、抗炎等一系列治疗,老詹的脑膜炎病情逐渐好转,但因脑膜炎失去的听力却没有恢复,甚至还出现了走路不稳的现象。
一块猪肉,为何有这么大的“杀伤力”?
猪肉里隐藏的“杀手”,
重症病死率极高!
猪链球菌常在健康猪的上呼吸道、扁桃体等部位被检出,而猪链球菌病是由猪链球菌感染人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这种病在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以治愈,但部分患者会留下后遗症。
猪链球菌
感染后可引起脑膜炎、败血症、心内膜炎、关节炎和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和严重的毒血症状,初期症状类似流感(发热、头痛、肌肉酸痛),48小时内可能快速进展为多器官衰竭(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患者中,超半数在发病24小时内死亡。
像老詹这种诱发的脑膜脑炎型猪链球菌病,可引起耳蜗纤维化和骨化,这一过程最早可在脑膜炎感染后3天内发生,耳蜗骨化可能会对部分患者的听力造成永久性的不可逆损坏。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尽量避免“沾”上它。
在正常情况下,猪链球菌并不会引起疾病,但如果人手上有伤口或倒刺,或者免疫力下降时,再接触了带有猪链球菌的病猪,就容易被感染。
而且,猪链球菌感染初期不容易被发现,到医院时往往已经比较严重了,因此,一定要引起重视:
①戴手套
做饭戴手套很多人觉得不习惯,但安全呀!在处理生猪肉及其他生肉时,建议带上手套!尤其手上有伤口时,一定要带上手套!
②不要冲洗生肉
处理生肉时,将生肉置于固定容器中清洗,避免水流喷溅污染操作台面。不建议直接用水进行冲洗,防止生肉中可能携带的细菌喷溅。
③不吃生食
高温可以杀死猪链球菌,因此烹饪生肉及相关制品时,应保证煮熟煮透。
④生熟分离
建议生熟分离,如避免生熟食品混用一个菜板,用于熟食的筷子、勺子等工具不要再用于生食。
除了接触生猪肉外,其实还有2个常见的生活习惯,也会给我们带来感染脑膜炎的风险!
这些生活习惯易致病菌入脑,
很多人没意识到!
8岁男童轩轩某天突然出现了高烧、头痛及呕吐的症状,去医院检查,发现轩轩出现了颅内感染,并进一步确诊为细菌性脑膜炎。
以鼻子为中心的一块正好是面部的“危险三角区”,鼻腔内的血管与颅内相通,如果发生损伤,挖鼻孔时,手指上所附着的细菌、微生物等就可能沿此而上,导致颅内感染。
建议:盐水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大家可以用棉签蘸取少量生理盐水,放入鼻腔,用轻轻滚动的方式来清理鼻腔异物。
贾女士每天用棉签清洁耳朵,随着时间推移,她发现听力出了问题,同时棉签上也开始出现血迹。去医院检查做CT发现,真菌正在侵蚀她的颅骨。
不正确的掏耳朵可能造成中耳炎的发生。耵聍(俗称耳屎)是耳道内一道天然的保护屏障,反复频繁的掏耳朵会使耵聍腺损伤,还可能引起外耳道炎。
如果掏耳朵的工具本身不干净,那么掏耳朵的过程就相当于是一个种植细菌和真菌的过程,造成反复感染,最后可能引发脑膜炎。
建议:中国人的耳道分泌并不是特别旺盛,建议半年左右清理一次耳道即可。
冬春季节多发“流脑”!
你以为的感冒,可能是脑膜炎
现在正是流脑的高发季,也就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主要经由咳嗽、打喷嚏喷出的飞沫直接传播。
很多人认为“发烧会烧坏脑子”,就是因为流脑肆虐时期留下的印象。事实上,发烧是不会烧起脑膜炎的,脑膜炎患者是因为感染了脑膜炎病原体才出现发烧症状。
但因为脑膜炎的早期症状和感冒很相似,容易混淆,我们该如何辨别呢?
1
总之,如果出现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颈部僵硬等症状,尤其是精神状态明显改变时,应高度警惕脑膜炎的可能性,需立即就医。
①接种疫苗
接种流脑疫苗是预防流脑最有效的方法。我国的免疫规划疫苗包括A群流脑多糖疫苗(适用于6月龄和9月龄儿童)和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适用于3岁和6岁儿童)。
成人接种流脑疫苗的情况相对较少,但在以下特殊情况下需要接种:前往流脑高发地区,免疫缺陷者、无脾人群等高危人群。
②勤洗手、勤通风
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设施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毛巾遮住口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
③增强抵抗力的食疗方
食材:韭菜200克、鸡蛋2个、盐适量食用油适量。
做法:韭菜洗净切段,鸡蛋打散。锅中倒油,先炒鸡蛋盛出,再倒油炒韭菜,快熟时加入鸡蛋,加盐翻炒均匀。
作用:韭菜性温,能助阳补气血,鸡蛋营养丰富,此菜适合开春补充阳气,增强身体抵抗力。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注意保持充足睡眠,合理膳食,适度运动,避免过度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