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睡觉时,虽然身体在休息,但这并不代表大脑和其他器官也睡着了。它们只是切换成夜间模式,却依然孜孜不倦地工作。
而在此时,如果在睡梦中发生这4种异常,可能是身体求救的信号,甚至存在一些身体疾病问题,大家千万不要忽略,否则容易变成大问题。
但是经常做噩梦,那就要引起重视了,可能是这3个因素引起的。
①精神压力太大
据统计,60%的噩梦是由于精神压力过大引起。
经常噩梦缠身,想想是不是最近压力大,被某些事情烦到喘不过气来。
如果是这个原因,不妨给个机会自己放松下,睡前洗个热水澡,放点轻音乐,不要时刻处于紧张状态,这样才会少做噩梦,保障睡眠质量。
②睡觉姿势不对
如果你经常趴着睡、被子盖头、睡前吃太饱、睡前发脾气以及睡眠环境不好,这些刺激因素都会在睡眠过程中反映到大脑中,增加做恶梦的概率。
仰着睡是这么多睡姿中比较健康的一种。这种情况下,身体最自然放松,再选择个合适的枕头,让颈部和腰部得到合理支撑,有利于优质睡眠。
③疾病的征兆
另外,感冒、药物摄入都会刺激人做噩梦。
流口水很常见,相信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会有过这种经历。
一部分流口水确实是睡姿不对造成,但总是在睡觉时流口水,那就要警惕,或是这些因素导致:
正常情况下,人在睡着后依然进行吞咽功能,口水不会排出体外。
咽炎、咽部肿瘤、脑肿瘤等神经疾病会影响吞咽功能,口水在睡觉时流了出来。
抽筋经常发生在青少年身上,他们更多是因为身体缺钙,钙离子浓度减少,肌肉兴奋而痉挛。
但是老人家抽筋,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由于血液流通不顺畅,肌肉缺血缺氧,便发生抽筋现象。
家里有老人的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一天24小时,血压不会一直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数值里,它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动。
通常白天的血压比晚上高,而凌晨3点~5点是血压一天中最低的水平。
01
多睡一个小时
中医认为,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养藏之道也。
冬天天气寒冷,白天短晚上长,晚上睡觉好像没有多久又要起来。如果晚睡会让人第二天一大早没有精神,干活也提不上劲。
冬季以补阴为主,每天提早一个小时睡觉,通过延长睡眠时间来遵循冬藏养阴的原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体弱多病者更应该早睡。
02
白天应该打开窗换气
天气转凉,很多人在睡觉的时候都会关紧门窗,以防着凉。这样会导致空气不流通,空气中的氧气相对减少,二氧化碳聚积,人在起床之后容易出现头晕、脑胀、四肢无力的症状。
如果担心晚上开窗会冷到,建议在白天开门窗来换气。
03
不要蒙头睡觉
冬天大家都在喜欢把头闷在被子里睡觉,这样可以暖和一点。实际上,这类睡眠方式非常不好。
第一,从现代医学角度出发,头部保持相对低温更有利于睡眠。
蒙头睡觉会造成被子里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伤害大脑,第二天使人思维迟钝、反应变慢。
第二,蒙头睡觉会让环境变得压抑,影响睡眠质量,容易做噩梦。
第三,研究表明,人在睡觉时可排出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149种,这些细菌和病毒会进入呼吸系统和皮肤,从而诱发疾病。
04
多吃有助于睡眠的食物
杏仁、核桃等坚果富含色氨酸,有助于血清素和褪黑素的分泌,起到安眠的作用,让人更快进入梦乡中。
只要你符合以下几点,说明你的睡眠质量还算优秀~
入睡时间短
15分钟内可以入睡是好的睡眠开始,然而生活中不少人是在床上翻来覆去一个多小时都睡不着。
睡眠中不易惊醒
醒来后可短时间入睡
起床快
睡醒后无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