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上洗澡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有些人喜欢吃完晚饭后休息一会洗澡,有些人喜欢在临睡前洗澡。
然而科学家最近发现,晚上在这个时间洗澡,不仅能清洁身体,还能帮助身体快速入睡,提高睡眠质量。
《睡眠医学评论》上的一项研究发现,睡前1~2个小时洗个热水澡的人,与睡前其他时间段洗澡人群相比,可显著缩短睡眠潜伏期,快速入眠,从而够显著改善睡眠质量。
而在睡前2小时或更早洗澡,可能会诱发困倦感,但不会明显缩短睡眠潜伏期。
具体来说,睡前1~2小时的沐浴,可以使身体的体温升高之后有时间慢慢地自然降低,让人体更好地进入睡眠模式,增强睡意,缓解失眠。
失眠已经成为大多数都市人的通病,对于工作忙碌、强度大的人群来说,这个时间洗澡更利于身体放松,不妨试试这个失眠妙方。
对很多人来说,冬天洗个热水澡是一件很快意的事情。然而对于在广西南宁的周先生一家四口,却是一个难忘又可怕的回忆。
据媒体报道,2020年的12月9日晚上9点左右,和往日一样,周先生和妻子以及两个小孩先后洗完澡就回到床上睡觉。
等到了晚上10点半左右,两个小孩突然变得异常,他们不停哭闹,甚至还出现呕吐,周先生觉得不对劲,打算叫醒妻子一起看看怎么回事,殊不知妻子已经昏迷。此时的周先生也发现自己全身无力,立刻拨打120救助。
所幸的是,由于抢救及时,周先生一家四口除了精神萎靡,身体已无大碍。
一氧化碳中毒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主要和通风环境不好有很大关系,常见的一氧化碳中毒发生在冬天洗澡的时候。
很多人习惯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洗澡间或者洗澡间门外,这样容易消耗浴室内的大量氧气,导致一氧化碳积蓄。再加上冬天洗澡时间过长,门窗紧闭,通风效果不好,随时有可能中招了。
除此之外,在家用煤炭或者煤球烤火取暖,一旦不注意通风,也会造成一氧化碳浓度过高,出现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状。
一氧化碳分为轻、中、重程度的中毒,重症患者会有面色苍白或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等表现,随后会因为呼吸困难而死亡。即使经过医生治疗存活下来,也会出现像癫痫、智力倒退或者是肢体功能障碍。
预防措施:
另外洗澡的时间不能过长,控制在10~15分钟即可。
室内使用煤炉、炭火时,不要直接放在卧室,煤炭要烧尽,不要闷盖,并且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1
南方冬季没有暖气,如果立即脱掉衣服洗澡容易着凉,建议洗澡前热热身,比如原地踏步、扭腰,可提前2~3分钟打开花洒,确保水温适宜。
2
老人洗澡尤其要注意,洗澡前先用热水冲冲脚,然后再慢慢往其他部位淋水,让身体有个适应过程。
3
圈姐建议将插头设在浴室外,如果是浴室内的插座,一定要有防水盖。
4
冬天皮肤容易干燥瘙痒,洗澡时不要追求强力去污的产品,一般用中性的沐浴露即可。用太强的去污产品反而会破坏皮肤的保护屏障,导致皮肤变得越来越敏感。
5
有些人觉得晚上洗澡太冷了,还不如早上起来洗澡,人还能更加精神点。实际上,空腹洗澡对身体是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