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在“吃”的上面可有不少讲究,生活中不仅喜欢“以食养生”,也常会听到一些“饮食禁忌”,比如经常听到的“发物”。
特别是在生病、有伤口的时候,我们总会听到“这个是发物,不能吃”的叮嘱。据说,吃了发物,会让伤口不愈合,疾病加重!真的是这样吗?
什么是“发物”?
实际上,现代医学中并没有“发物”一说,“发物”是中医提及的概念——像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容易诱发旧病、加重新病的,都被称为“发物”,而且更多的是前人根据生活经验总结而来的。
举例来说,有人吃了鱼虾,会出现皮肤瘙痒、长疹子的过敏现象,于是就将鱼虾归于发物;有人吃多了荔枝、橘子,喉咙会发干、疼痛,这些水果也就成了“发物”。
现代营养学看“发物”的致病机理
虽然现在医学中并没有“发物”一词,但其实通过现代营养学的视角也可以解释“发物”的致病机理:
①激素
一些动物食材中含有大量动物激素,即使是在煮熟之后,其合成激素的基本物质仍然存在,进食后,有可能会促使人体内的某些机能亢进或代谢紊乱,对内分泌或血管、神经系统有激发或兴奋作用。
②过敏
许多蛋白质食物,如畜禽、鱼类、海鲜、蛋、奶和某些蔬菜、水果均含有较多的生物活性物质,进入人体,对有些人来说有可能作为过敏原来引发变态反应性疾病。
③刺激
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如酒、辣椒、葱、蒜易引起炎症扩散,伤口难愈合。
科学、辩证性地看待“发物”
“发物”的范围很广泛,几乎涉及大家日常饮食的方方面面。若盲目忌口,反而会造成营养不良。
中医讲究辩证,发物亦是如此。也就是说,对待“发物”是否需要忌食,通常因人、因病、因治而异。
因人而异
对健康人来说,所有的食物都不是发物;有病之后,那些会引起疾病复发或加重的食物才是发物。
另外,也根据体质的不同而异,如梨能滋阴降燥,但对于体质虚寒的人而言,其性味偏凉,是一种冷积发物。
因病而异
腹泻、便秘、胃肠功能不好的患者,葱、姜、蒜等辛辣和糯米、油炸食品、烧烤等等食物就是“发物”;
过敏的患者(如荨麻疹、湿疹),海鲜、鱼、虾、蟹、鸡蛋等食物就有可能是“发物”;
痛风的患者,更要减少嘌呤含量高的食物,比如海鲜、豆类、紫菜、香菇等等……
因治法而异
术后患者气血亏虚,不适合食用烟酒、腥燥、生冷之物;
服中药的人要注意药食禁忌,如人参忌服萝卜、半夏忌服羊肉等。
用对“发物”也可以防病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讲到:“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补体,害则成疾。”
换句话说,对每个人来说,发物是不一样的。如果把发物的功能反过来用,可起到防病的效果。
发热之物——适合脾胃虚寒者
如葱、姜、韭菜、胡椒、羊肉、狗肉等温热、辛辣易助热上火的食物。
对于热性体质、阴虚火旺者虽不适宜,但是脾胃虚寒者、常年手脚冰冷的寒性体质者吃了却有好处。
发冷积之物——适合阳虚内热者
如西瓜、柿子、冰糕、冬瓜等性凉之物易损伤人体阳气。对于脾胃虚寒、寒症体质人群不宜多吃;但是对于实热体质的人群,冷积发物是比较好的降火良方,尤其在夏季。
但要注意不能多吃,以免过度伤阳。
发动血之物——能通经活络、活血化瘀
能伤络动血的食物,如胡椒、辣椒、桂圆、羊肉、狗肉、白酒等,易迫血外出,一般对于各种出血性疾病,如崩漏带下、月经过多等病症的患者不适合食用。
但是这些食物有非常好的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的疗效,可用于防治血瘀型头痛、肩周炎及部分种类的风湿性疾病。
发风之物——能补充营养
如海鲜、鱼、虾、蟹、鸡蛋、香椿芽等易使人生风、疾病扩散、加重皮肤病变。对于患有荨麻疹、湿疹、中风等疾病;或患有过敏疾病者;痛风患者不宜食用。
但是对于普通人群而言,海鲜富含优质蛋白质,是良好的营养补充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