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乐活

北京疾控教你二月二如何安全理发!头发平均一个月长1厘米

2020-02-24 11:52 来源:北京市疾控中心

  古时传说农历二月二是东方苍龙抬头的日子,人们通过种种形式表达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寄托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其中流传最广泛的习俗之一,就是“剃龙头”,素有民间谚语“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但是,在今年这个特殊时期,是否还能像往年那样到理发店剪发?如果真要去剪发的话,又需要注意什么?

  实际上,这一生活需求已经受到政府部门关注。在2月22日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表示,现在可以到正规理发店理发。但需要注意的是,应选择做好疫情防控的店面,尽量避免感染风险。

  那么,理发店满足哪些条件才可以去呢?针对理发店规模小、数量多、分布广、人员流动性较强的特点,北京市疾控中心给出了12项营业注意事项:

  1、理发店应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营业前首先打开门窗,采用自然通风。有条件的可以开启排风扇等抽气装置以加强室内空气流动。

  2、保持环境清洁,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顾客理(剪)发后落在座椅、地面的头发应一客一清扫,统一收集到塑料袋内,并扎紧袋口。

  3、在洗手处要为顾(宾)客提供洗手液,并保证水龙头等设施正常使用。有洗手间的应保持清洁和干爽。对接触较多的公用物品和部位进行预防性消毒

  4、提供给顾(宾)客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应一客一用(换)一消毒;例如:剪刀、梳子、推子等理(剪)发工具应一客一用一消毒。毛巾、围布等公共用品应一客一换一消毒

  5、建立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测制度,进行体温的一个监测登记,一旦员工发现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时,不得带病上班,应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来及时就医,同时加强员工的健康教育,要求员工下班后不要参加私人聚会或聚餐等这样的集体活动。

  6、工作人员在为顾(宾)客提供服务时应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并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工作服保持清洁卫生。

  7、疫情防控期间应建立顾客预约制度,顾客到店当天应提前电话了解顾客健康状况,如有发热、干咳等症状的顾客应提示更改预约时间。未预约临时到店的顾客,应登记姓名、联系电话,告知大致的等候时间。做好顾客的解释工作,取得顾客的理解及配合。

  8、合理安排顾客到店时间,避免人员聚集。

  9、对不佩戴口罩的顾客应进行劝阻,遇有发热、干咳等症状的顾客可拒绝其入店。

  10、店内每个美发座位服务面积不宜小于2.5平方米,座椅间距不宜小于1.5米,店内应设有流动水洗发设备。

  11、要求顾客在进店后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必要不摘除。

  12、工作人员在为顾客提供服务过程中应全程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与顾客聊天。

  大家可以对照上述12项防控措施,和想去的理发店做个简单的评估。在尽可能安全的前提下,再考虑前去理发。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如果能不去理发店,建议大家还是尽可能不去。毕竟闷在家里才是对抗病毒的“特效药”。

  而且按照头发的生长速度每天0.27—0.4毫米计算,大多数人的头发一个月也就长出1—1.5厘米,更何况很多人在年前已经收拾过自己的头发了。长出来的这一丢丢并不会对生活造成多大影响,说不定还能发现另一种美!

  说到这里,还是要和大家来讲讲有关头发的那些事儿。今年“二月二”用不上,咱们可以留着以后用。

  剪发频次有讲究,过少过多都不宜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两种对待理发的态度:一种是“头可断,发型不能乱”,一周不修剪就觉得自己蓬头垢面了;另一种则是“任由头发长,我自不剪它”,一年可能也就剪一次。

  其实,合理频次的理发也是对头发和头皮的一种“保养”。定期修剪头发,能避免发梢分叉,从而使发丝保持健康亮丽的状态。如果长时间不修剪,头发过长可能牵拉毛发根部,对于本身有炎症的毛发,可能增加毛发脱落的概率。

  一般来说,短发发型可以每月修剪一次;长发发型则可以在3个月左右修剪一次。但如果是烫染的话,则不建议过于频繁,一般半年烫染一次为好,避免伤害头发。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