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面冲风惊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温。——今日大寒
大寒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冷的时期,就连没冷过的南方,最近也开始冷起来了。
大寒过后,正是冬季转春季的过渡期,日常饮食起居应由“冬藏”转为“春生”。
寒冷的天气特别容易伤阳气,建议大家多吃桂圆粥,以暖心补血。
大寒与立春相承接,大自然阴气极盛,阳气极弱有待生发,此时要兼顾养肝,为春季做准备,首推红枣。
在大寒节气中,心肌梗塞、脑卒中的发病率均达到全年较高水平。此时适当吃酸性食物有益血管,如食醋、富含维生素C的苹果、橘子等。
需要提醒的是,大寒前后天气虽冷,但已到冬末,吃了一冬的火锅、油腻饮食,再加天干物燥、室内温度高,很容易上火。
因此,“灭火”是大寒养生的重点。“三冬”就是冬瓜、冬枣和冬甘蔗。
冬瓜的膳食纤维很多,可帮助降低血糖,还能降低体内胆固醇,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冬瓜钾盐含量高,钠盐含量低,对高血压患者而言也是不错的食疗佳品。
冬枣营养非常丰富,含有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等19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C含量尤其丰富,可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甘蔗能补血润燥,不但提神,还能清热、下气、补肺益胃。入冬后,很多上班族常会感到头晕嗜睡,反应能力下降,这时吃些甘蔗就大有益处。
需要提醒的是,冬季吃“三冬”,一次不要吃太多,都别生吃,最好是在做汤或煮粥时加点。
流鼻涕、咳嗽、头痛……风寒感冒是冬日最常见的毛病。可选用清代《惠直堂经验方》中的神仙粥:
“一把糯米煮成汤,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兑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
温服后上床盖被,微热而出小汗。每日早、晚各1次,连服2天。
此外,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力。
中医介绍,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
建议以腰部为“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为主。
足浴跟热水洗脚不一样。专家介绍,足浴要注意三点:
最好40℃左右,水淹没踝关节处。
每次浸泡20-30分钟,不时添加热水保持水温,泡后皮肤呈微红色为好。
第三是按摩,泡足后擦干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2-3分钟。
最后要注意的是,以上三点做完之后,最好在半小时内就寝,保证足浴效果。
心火过旺时主要表现为心烦急躁、口舌易糜烂生疮、舌尖红等症状;孩子可出现多动不安、好发脾气等。
建议保持良好心态,防止情绪波动;避免长时间待在过热或过凉的环境中。
肺为娇脏,无论温热或风寒之邪,都可能侵袭肺部,转化成肺热,出现咳嗽、咽喉干疼、呕吐黄痰、口干而喜冷饮等症状。
因此,在多风干燥的寒冬季节,一定要保证每天喝足够的水;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易上火的食物;户外活动时避免着凉等。
胃上火时消化道里会感觉像有一把火在烧,出现胃脘灼痛、渴喜凉饮、口臭、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大便秘结等症状。
胃热多由食用辛辣之物过量或不良情绪郁积所致。平时要注意少吃辛辣、过热的食物,适当食用一些“清凉”食物,如用莲藕榨汁、配上蜂蜜一起服食,可润胃凉血。
百会对冠心病、高血压、低血压等循环系统疾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两个耳尖做一个连线,然后从鼻中间开始再做一个连线到后脑勺,两条线交叉的点,差不多就在头顶尖的地方,就是百会穴。
按摩或针灸气海穴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延年益寿之效。
气海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直线连接肚脐与耻骨上方,从肚脐向下一寸半的地方。
按揉关元穴可补益阳气,对神经衰弱、失眠症、手脚冰冷等有效。
关元穴位于肚脐下3寸(四横指)的地方,在腹中线上。
姜枣茶自古就是民间温胃祛寒的良方,饮后能促使血管扩张,暖身驱寒,全身有温热感。
姜枣茶的配方主要有红枣3粒、生姜2片和红糖15g,都是中医养生佳品,各有很好的养生作用。
绿茶5克,马蹄(荸荠)150克。马蹄去皮放入淡盐水中浸泡10分钟;浸泡好的马蹄榨汁备用;将泡好的绿茶放入马蹄汁中,调匀饮用。每日一次。生津润燥,清热化痰,开胃消食,通便利尿。
大寒时节,人的新陈代谢会减慢,阳气较弱。这个时候喝些黑茶,可以起到扶阳益气的功效。普洱茶属于黑茶,有一定的减肥降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