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乐活

5个国人就有1人携带“血管炸弹”!控制好这个关键指标或可逆转

2025-11-24 07:36 来源:人民日报

颈动脉,作为大脑供血的“生命主干道”,一旦这条路上出现“路障”——即颈动脉斑块,就如同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一旦这些斑块脱落,血栓随血流冲入大脑,随时可能触发脑梗死、中风等严重情况。

日前,北京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约五分之一的国人存在颈动脉斑块。这一数据打破了很多人对 “颈动脉斑块是老年病” 的固有认知,也让这个潜伏在血管里的 “隐形杀手” 再次引发关注。

五分之一国人中招,

年轻人更危险

你可能觉得自己离颈动脉斑块很远?但实际上,它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国民健康隐患”。

2024年,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立明教授团队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的一项重磅研究,给出了惊人的数据:在其调查的1070 多万中国成年人中,约五分之一(21%)的人颈动脉已存在斑块。这意味着,平均每5个国人里,就有1人正被这个“隐形威胁”盯上!

图片

研究截图

更值得警惕的是,斑块的危害并非只针对老年人。《美国医学会杂志-心脏学》的另一项研究发现,尽管颈动脉斑块在老年人群中更为普遍,但它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预测作用,在年轻人群(≤60 岁)中反而更显著。也就是说,60 岁以下的人如果查出颈动脉斑块,未来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比同龄人高出不少。

出现这几种情况,斑块更危险

1. 高危人群叠加斑块,风险更大

若本身属于以下高危群体,且查出颈动脉斑块,未来引发心脑血管事件的概率会显著升高,就需要格外注意了。

·基础疾病患者: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

·不良生活习惯者:长期吸烟、过量饮酒,或长期久坐、缺乏运动,饮食高油高盐高糖。

·特殊人群: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遗传史、肥胖或超重人群。

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曾卫华2024年在人民日报健康号刊文指出,无上述风险因素的人群,颈动脉斑块进展通常较慢、稳定性较高,一般无需药物治疗;但高危人群需在控制基础疾病的同时,及时就医评估斑块风险,必要时服用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若斑块破溃风险较高,还需加用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

2. 斑块软硬不同,风险天差地别

斑块,本质是血管内壁沉积的胆固醇、脂质等物质。血管用久了,“垃圾”也就越堆越多,形成了斑块。通过颈动脉彩超,我们可以清晰分辨其类型:

软斑块(不稳定斑块):这类斑块内部多为脂质核心,或伴有出血、炎症,稳定性极差,是真正高危的“不定时炸弹”!它质地软、易破裂,如同“薄皮大馅的饺子”,在超声检查中提示为无回声、低回声或混合回声。

硬斑块(稳定斑块):斑块内纤维组织多或已钙化,结构稳定,风险相对较低。它质地硬,表面光滑,更像“厚皮小馅的汤圆”。在超声检查中提示为等回声或强回声。

这5个习惯正在悄悄“喂大”斑块

斑块的形成,与我们日常生活中长期忽视的不良习惯密切相关。

1. “无肉不欢”的饮食模式

长期摄入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油炸食品),会直接导致血液中“坏胆固醇”水平升高,为斑块的形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材料”。此外,高糖、高盐的饮食也会损伤血管内皮,加剧炎症反应,为胆固醇的沉积创造便利条件。

2. 久坐不动日常状态

缺乏运动会使身体新陈代谢减慢,能量堆积,不仅容易导致肥胖和胰岛素抵抗,还会使血液流速减缓,增加了脂质在血管壁沉积的机会。

3. 长期吸烟的不良习惯

烟草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能直接损伤血管内皮,使其变得粗糙不平,更易“挂住”胆固醇。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学会杂志》的研究显示,有吸烟史的参与者,其炎症标志物、血栓形成标志物和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标志物水平均高于从不吸烟者,且当前吸烟者的相关性更强。

4. 长期压力过大焦虑

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的状态下,人体会分泌更多的皮质醇等压力激素,这会引起血压和血糖的波动,损伤血管,并可能导致不健康的饮食偏好,间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5. 睡眠不足质量不

《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大脑激素可以控制骨髓中炎症细胞的产生,从而有助于保护血管免受损伤。而这种抗炎机制受到睡眠的调节。如果经常睡眠不足或者睡眠质量不佳,这种机制就会失效,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

抓住逆转关键:

这个指标必须控制住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坏胆固醇”,是斑块形成的“原材料”。对于发现早的斑块,控制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并配合降脂治疗,是延缓斑块进展,甚至实现逆转的关键。

1. 吃对“减脂餐”:从源头控制“原料”

减少“坏脂肪”摄入:严格限制动物内脏、红肉、黄油、油炸食品等富含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食物。

拥抱“好脂肪”适量增加橄榄油、牛油果、坚果、深海鱼类等富含不饱和脂肪的食物摄入。

多吃可溶性膳食纤维:燕麦、大麦、豆类、苹果、柑橘等食物中的可溶性纤维能在肠道中与胆固醇结合,并将其排出体外。

2. 坚持规律运动:提升血脂代谢能力

每周坚持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能有效提升“好胆固醇”,并帮助降低“坏胆固醇”。

3. 彻底戒烟:拆除血管的“引爆装置”

吸烟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加剧炎症,是斑块形成的“加速器”。对于已形成斑块的人群,戒烟非常有必要。

相关新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