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血管健康非常重要,一旦出现堵塞、硬化等问题,全身器官的供血都会受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心梗、脑梗等危及生命的急症。
但好多人都是等到头晕、手脚发麻,甚至出了更严重的问题,才反应过来“糟了,血管可能出问题了”。
其实早在这些明显症状出现前,身体的“搏动点”就已经发出过信号!我们可以在家摸摸这7个地方,及时发现血管隐患。
用食指轻按脑袋两侧的太阳穴,正常情况下能摸到平稳的跳动。
如果突然感觉太阳穴“突突”跳得厉害,还带着头疼、头晕,需要警惕这可能是血压升高的信号。
这时候别慌,坐下歇15到20分钟,再测测血压看看。当然,紧张、焦虑、失眠也可能导致类似情况。
这里虽然不是“触摸”,但同样是重要的血管信号。
如果耳内间歇性地出现与心跳节奏一致的搏动声、波涛声,这被称为搏动性耳鸣,多与耳周血管异常有关,严重的话得及时就医排查。
从喉结向两侧平移约2-3厘米,用指尖极其轻柔地按压,可以感受到颈动脉搏动。
但要是已经确诊颈动脉粥样硬化或狭窄,绝对不能用力按这儿!不然斑块脱落,可能引发脑梗,太危险了。
要是有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或体检时医生听出杂音,赶紧做个颈动脉超声看看。
手腕靠拇指一侧是桡动脉,是中医号脉的位置,正常情况下搏动清晰、规律。
但不要同时按压手腕两侧的动脉,以免阻断手部血流。要是一边或两边跳得特别弱,甚至摸不到,手还发麻、发凉,得警惕锁骨下动脉是不是堵了,最好做个上肢血管检查。
大腿根部(腹股沟)正中间能摸到股动脉在跳,正常情况下两边跳得一样有力。
要是一边跳得明显变弱,甚至摸不到,可能是这条腿的动脉窄了或堵了。更要小心的是,如果摸到这里有会跳的、软软的肿块,很可能是股动脉瘤,这可是急症,必须马上就医。
在足背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的延长线上,轻轻一摸就能感觉到足背动脉在跳。
要是这里跳得弱,或者摸不到,说明下肢动脉血流供应不足,可能是下肢动脉硬化、糖尿病足或血栓等。如果同时有脚凉、麻木、行走时疼痛,得立刻去医院,防止组织坏死。
除了特别瘦的人,一般人在肚脐周围摸不到明显的血管跳动。要是能摸到跟着心跳一起动的包块,得高度警惕腹主动脉瘤。
尤其是中老年人、抽烟的人,或者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者,一旦发现赶紧去血管外科,不然动脉瘤破了会要命的。
最后叮嘱大家,发现问题只是第一步,日常做好血管养护才是预防血管疾病的关键!如果发现异常,也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①定期摸一摸:每周花几分钟摸摸这些地方,熟悉正常的跳动感觉,有变化才能及时发现。
②控制基础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这些病得管好,按时吃药,定期复查,别让它们伤血管。
③改变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每周坚持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每次30分钟以上,增强血管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