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乐活

这5种肉吃多了,小心血糖飙到失控!很多人却顿顿端上桌

2025-11-17 07:43 来源:爱青岛

很多中老年朋友担心血糖升高,都知道要少吃糖,少吃甜食,控制主食,可往往忘了“吃肉”这事也很关键。

要知道,吃错肉不光血糖会“飙上去”,连并发症都会来得更快、更猛!

1

这5种肉

吃多了血糖易失控

我们先来看一个研究,一项涵盖全球近200万人的研究结果证实:

①每天摄入50g加工肉类(相当于两片火腿),与未来10年2型糖尿病风险升高15%相关;

②每天摄入100g未加工红肉(相当于一小块牛排)与风险升高10%相关。

图片

这些发现提示了我们吃肉和糖尿病之间的关联,让我们来仔细探讨一下:

1
红肉:影响胰岛素

2024年8月,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在《自然代谢》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也发现:膳食中血红素铁摄入量较高的人,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26%,尤其是红肉(猪肉、牛肉、羊肉)

图片猪肉、牛肉、羊肉等红肉,虽然富含铁和蛋白质,但脂肪含量(尤其是饱和脂肪)通常高于白肉。

吃多了不光容易长胖,还会加重身体里的炎症水平,从而间接影响胰岛素敏感性,血糖自然就稳不住了。

2
肥肉:血糖血脂都升高

肥肉中饱和脂肪含量极高,不仅会升高血脂,还会降低身体对胰岛素的利用效率,让血糖更难控制,甚至会增加心梗、脑梗的风险,对糖尿病人群来说,这就是“定时炸弹”啊!

3
加工肉:血糖血管都受伤

香肠、培根、火腿、腊肉等加工肉,在制作过程中会添加大量盐分、油脂和食品添加剂,这些成分会刺激血糖升高,还可能损伤血管,对血糖十分不友好。

4
动物内脏:嘌呤高还扰血糖

猪肝、猪腰、鸡肝等动物内脏,虽然富含铁元素和维生素,但饱和脂肪嘌呤含量较高。

吃多了容易引发血脂异常和痛风,而痛风和高血糖还会互相“添乱”,让病情更重。建议每月食用不超过1-2次,每次控制在50克以内

5
油炸肉类:餐后血糖飙升

炸鸡、炸猪排等油炸肉,经过高温油炸后会吸附大量油脂,热量飙升,不光容易长胖(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诱因),还会让餐后血糖快速升高,而且营养成分大量流失,能不吃就别吃。

2

控血糖不是“戒肉”

这个原则要记牢

肉类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这种蛋白质特别关键——它是咱们长肌肉、维持肌肉量的“原材料”。

而肌肉组织就像一个“葡萄糖仓库”,能帮助消耗和储存血液中的糖分,这样血糖就不容易忽高忽低了。

因此,糖尿病人必须吃肉,关键是掌握正确的方法!

白肉优于红肉,鱼虾〉鸡鸭〉瘦牛羊〉猪肉,每天吃3两以内为宜。

不过不吃红肉也不行,这样容易导致身体铁元素不足,到时候疲劳、头晕、心慌、贫血都来了。

我们可以适当用白肉代替部分红肉,比如之前一顿吃2两猪肉,可以改为吃1两猪肉,再加1两鱼肉或鸡肉。

当然也可以换着吃,今天吃猪肉、牛肉,明天就换成鱼肉、虾肉、鸡肉吃,这样吃蛋白质摄入的种类也更丰富。

做法优先选蒸、煮、炖,或者少刷点油烤一烤,别做红烧、爆炒(油太多了),清淡吃才不会给血糖“添负担”。

3

4个常见的饮食误区

也容易让血糖失控

食物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会影响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可以说,糖尿病人群吃对饭,就是在治病!可惜很多人都吃错了:

1
主食不是越少越好

有些朋友怕血糖升高,严格限制主食,其实并不好。

主食里的碳水化合物是大脑的“能量来源”,吃太少容易低血糖(一饿就头晕、出冷汗、心慌),反而更危险。

正确的做法是:主食要吃,但要“粗细搭配”。

煮米饭时,加一把小麦、大麦、黑麦、荞麦、黑米、莜麦、燕麦、青稞、玉米等整谷粒;

如果喜欢吃面条,可以选择鸡蛋面、荞麦面,通心面、意大利面等,这些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GI)较低。

2
粗粮不要打磨成浆或糊糊

很多人喜欢用豆浆机、破壁机把粗粮打成浆或糊,觉得这样好吸收、口感也好,可实际上升糖特别快!

粗粮的优势就是富含膳食纤维,能延缓血糖上升,可一旦打成糊,食材被磨得太细,消化吸收速度变快,升糖速度跟白米粥差不多了

建议粗粮直接煮着吃,如燕麦饭、荞麦面、玉米棒等。

3
主食和肉、菜,调整进食顺序

每顿饭,最好都要有肉、菜和饭。再调整一下进食顺序:先喝汤,再吃蔬菜和蛋白质(肉/鱼/豆制品),最后吃主食

这样能先用膳食纤维和蛋白质增加饱腹感,延缓后续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让餐后血糖上升得更慢、更平稳。

4
有些蔬菜其实是主食,别多吃

贝贝南瓜、鲜豌豆、鲜蚕豆、山药、芋头、鲜百合、慈菇、荸荠、菱角等,这些口感面面的或甜丝丝的食物,看着是蔬菜,其实淀粉含量高,吃多了跟吃主食一样升糖。

别以为是蔬菜就随便吃,吃这些食物时,要相应减少主食的量,比如吃100克山药或芋头,就少吃半碗(约50克)米饭。

相关新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