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后,你的寿命跟运动能力息息相关,这4个衰老信号:坐站能力、握力强弱、步行速度快慢、日常活动能力是否正常,希望你一个都别出问题。推荐一个穴位,助你“祛除一身疾”,一起来看看吧~
4个评估衰老与否的信号
通常情况下,女性在50岁左右,男性在60岁左右,衰老会出现加速。
人体衰老过程:
运动能力衰退 ➡️ 生活能力减退 ➡️ 身体功能丧失。
1. 坐站能力
1.坐在椅子上,挺胸抬头,双手交叉放于两肩;
2.快坐快起,时间越短,次数越多,说明肌肉力量和耐力越强。
12秒内,中老年人若能完成5次及以上,说明下肢骨骼和肌肉力量不错,反之则说明下肢肌肉衰退。
2.握力强弱
保持站立,双脚自然分开,双臂下垂,一只手拿住握力计并使出全力握紧,读取握力计数值。可多测试两次,取最好成绩。
握力体重指数=握力(千克)÷ 体重(千克)×100。正常握力指数应大于50,一般来说,40岁左右男性握力在43~50千克为合格,女性27~31千克为合格。
如果家里没有握力计,可以拿一个网球或有弹力的小球,手自然握住球,手指发力,把球捏变形后还原,算为1次动作,如果能连续进行20次该动作,说明你的握力水平基本合格。
3.步行速度
健康成年人步速大约为每秒钟1.3~1.4米,老年人随着身体状况下降,步速大约为每秒钟0.8米。
在地板上画一条4米线,以正常速度从起点走到终点,记录下所用时间,再除以4,就可以得出走路速度。
中老年人最好每年自测一次走路速度,然后记录下来,与上一年数据进行比较,及时发现步速变化。
4.日常活动能力
低强度劳动能反映老人活动自理能力。
如果穿衣、如厕、做饭和买菜等日常活动都受限,说明肌肉在减少,关节在退化,衰老在加剧。
老年人运动能力下降的原因,除了自然生理老化,还跟慢性病、不良生活方式、急性事件(如住院、跌倒)等因素有关。
推荐一个穴位 “祛除一身疾”
人体运动能力,在三十岁左右达到顶峰,随后缓慢下降,直到五六十岁才有明显减退。
但是,如果你经常久坐、不运动、饮食不均衡,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会导致运动能力下降,身体提前开始衰老。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个穴位叫作——膏肓穴。
“膏肓”一词,系出《左传·成公十年》,病入膏肓常形容一个人病无可治,或比喻事物发展到无法挽回,难以救药的地步。但膏肓其实是人体上一对重要的穴位,中医典籍中有“运动膏肓穴,祛除一身疾”的说法。
“腧穴所在,主治所在。”膏肓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于第四胸椎棘突下,位置前应于乳房,内应于肺、心部,故膏肓穴具有滋阴补阳、宁心益肺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乏力疲劳、短气懒言、心悸心慌、肩胛背痛等症。
膏肓这个穴位比较隐蔽,针不方便扎进去,手也难以按到,想要活动膏肓,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自我锻炼。下面介绍自我锻炼三个开阖膏肓的方法。
后背开合
两脚平行站立,两膝微曲,腰直,胸平,两手握拳,两臂缓缓抬起到胸前与肩平,然后用力向后拉至极限,使肩胛骨尽量向脊柱靠拢,挤压两侧膏肓穴,略停1至2秒钟,再恢复原姿态。
后拉时深吸气,拉到极限略停时闭气,回收时呼气。动作在水平面缓慢进行,动作到位,使背后有酸胀、出汗的感觉。
这个动作可打开和挤压膏肓,做完几次后,人会感觉周身清爽,肩背疼痛明显减轻。
八段锦之左右开弓似射雕
两脚平行站立,两掌交叉叠于胸前,左手在外,左掌拇指、食指伸直,其余三指弯曲呈“八”字掌,右手拇指第一关节、其余四指一、二关节屈曲呈“爪”。
然后两腿屈蹲成马步,左臂向左分开撑于身体左侧,沉肩沉肘,立掌食指向上,拇指、食指张开,同时右臂屈肘右拉,右爪扣指拉于右肩前。
达到极限时略停一两秒钟,然后重心移至右腿,两手变掌右掌外开,收左脚并步站立,两掌下落收回托掌于小腹前。开步叠掌时吸气,马步开弓时呼气,略作停留时闭气,分掌外开时吸气,收脚并步时呼气。
左右两侧可交替进行。这一动作,开弓时“八”字掌的拇指食指张开,肘下沉,刺激拉伸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肺与大肠互为表里。两肩胛骨向脊柱方向挤压则可同时刺激膏肓穴。
这种肩胛骨的活动通利膏肓穴可治疗肺系相关病症,常练习可养护心肺,提高心肺功能。
易筋经之九鬼拔马刀
由两手侧平举开始,躯干左转约45º,右手斜上举由前向左绕头半周,右掌贴于左耳,劳宫穴对应耳门,右前臂内侧贴于后脑玉枕穴;左手经体侧下摆至腰间命门,屈肘,手背贴于命门,掌心向后指尖向上;目视左下方。
随后,两脚保持不动,头右转,右掌摩耳至中指按压耳廓,手掌扶按玉枕,同时展臂扩胸两肘展至左右两侧,目视右肘尖方向,静立片刻。
此动作,右臂左旋至右掌扶按左耳、右臂内侧贴于后脑玉枕穴过程中,右肩胛骨做一外开、左上旋的运动轨迹,右侧肩胛下缘上旋,而膏肓穴处于肩胛骨内侧缘下方。
同时,左手经体侧下摆至腰间命门,屈肘,手背贴于命门,掌心向后指尖向上时,左侧肩胛骨做下旋、内合运动,左侧肩胛间隙处于打开状态。
随后,两脚不动,屈膝收腹,下坐敛臀,两膝正对前方;上体左转,两臂内收,含胸转腰,向左转头,目光经左脚看向右脚跟;左手指尖向上,沿脊柱尽量上推。
此动作右臂裹耳内合,肩胛骨形成远离脊柱的运动趋势,紧紧地护住后心部位;而左臂指尖上移,肘内合,则进一步增大肩胛间隙,加大肩胛骨的运动幅度,从而加大刺激膏肓穴。
然后,两腿自然伸直,身体转正;头右转,展臂扩胸,左手下落至命门,目视右肘尖方向,静立片刻,两臂打开成侧平举。重复同样动作至反方向。
九鬼拔马刀动作两侧交替进行,大幅度活动肩胛骨,有效刺激到肩胛下缘内侧的膏肓穴,起到针灸和按摩实现不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