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乐活

为什么秋冬血管更易堵?留意3个血管“报警信号”,现在知道还不晚

2025-10-16 07:40 来源:健康时报
秋风起,秋雨至,不仅带来了寒意,也为我们的血管健康拉响了“警报”。
很多人会发现,原本控制得好好的血压升高了,偶尔还会感到胸闷、头晕。这背后,可能就是血管发出的信号。稍有不慎,血栓便可能悄然形成。

为什么秋冬季血管说堵就堵?

血管堵塞通常是一个缓慢过程,开始时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时间推移,当血管狭窄到一定程度,血液流动受阻,就会出现各种健康问题。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血管中心副主任医师马文韬介绍,理论上,血栓可以发生在动脉和静脉系统内的任何地方。但身体这几处的血管更加容易堵:

· 心脏血管堵:可造成心肌梗死

· 大脑血管堵:可造成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

· 下肢血管堵:可造成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为什么秋冬季血管更容易堵?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例来看:
1. 寒冷会刺激血管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表示,气温下降,特别是寒冷空气的刺激,会导致血管收缩,增加心脏负担,引起血压升高和血管阻塞,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2. 摄入高热量饮食
在气温下降的季节,人们往往会摄入更多高热量食物,这可能引起胆固醇和血脂升高,也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3. 情绪也会有波动
秋冬季昼短夜长,日照时间减少,会影响人的情绪,情绪波动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留意身体发出的这些“警报”

1. 心脏血管堵:胸痛背痛、有放射性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三医院疼痛科主任罗民介绍,心脏血管堵塞指的是冠心病,典型症状是胸痛,稳定型心绞痛是最常见的。
这类胸痛会因为停止活动、充分休息而缓解,持续时间不会太久(如超过20分钟需怀疑心梗)。
但并不是说只有胸痛症状,患者的不适症状存在放射性,前胸后背、左肩左臂、下颌牙齿疼痛都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状,需要进一步诊断。
2. 大脑血管堵:头晕头痛、眼前发黑
脑梗患者早期会有相应的表现出现,比如头晕头痛、嗜睡乏力、频繁眼前发黑、脚踩棉花、一过性失语、记忆力下降、视物模糊不清等。
3. 下肢血管堵:单侧腿肿、麻木疼痛
最常见的情况是伴有肢体的肿、胀、疼痛。当明显感觉两条腿粗细不一样时,发生静脉血栓的概率就比较大。
当血液中存在血栓,四肢还会因供血不足而出现麻木、疼痛的感觉。日常生活中若突然感到腿疼、有压迫感或下肢麻木,一定要警惕。
此外,少数人会伴有胸痛、咳血、胸闷等情况,要小心是静脉血栓导致的肺栓塞。

做好10件事

不给血管“添堵”

1. 高纤饮食
膳食纤维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其含量丰富的食物主要是粗杂粮、米糠、麦麸、干豆类、海带、蔬菜、水果等。
有助降脂的食物还有洋葱、大蒜、香菇、木耳、芹菜等。
2. 低盐饮食
控制食盐摄入量,建议健康成年人食盐日摄入量不超过5克,大约是1个啤酒瓶盖装满。
5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或慢性肾病患者,食盐日摄入量不应超过3克,大约3个黄豆粒大小。
3. 低脂饮食
适当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取量。
尽量选择低胆固醇食物,如鲤鱼、牛瘦肉、羊瘦肉、鸭肉等;适量摄入中度胆固醇食物,如鲫鱼、蟹肉、鸡肉等;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品,如动物的脑、脊髓、内脏、蛋黄、贝壳类等。
4. 及时补水
多喝⽔,补充体液,稀释⾎液,预防⾎液黏稠,减少⾎栓的形成。
35-40℃温开水最为适宜,可以在早上起床后、晚睡前、起夜时三个时间段喝⼀⼩杯温开⽔。
5. 注意保暖
除了多穿衣服、寒冷天气减少外出,还要通过取暖设施和加湿器等设备,保持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6. 适当运动
要适当运动,以身体微汗、不感到疲劳、运动后自感身体轻松为准。避免过早晨练,等太阳升起后再去锻炼。
7. 情绪稳定
切忌大悲大喜,情绪稳定才能避免血压的突然波动,从而降低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8. 控制体重
肥胖人群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会比较低,容易引起血管堵塞、动脉管壁增厚,以及血管狭窄等现象。
9. 保证睡眠
睡眠时间过短会增加患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的风险,而每日保持7-8小时充足睡眠且睡眠质量良好的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明显降低。
10. 远离烟酒
烟酒是血管的“克星”。研究表明,吸烟、酗酒会使血液黏稠度比正常水平升高8倍以上。
因此,远离烟酒是保证血管健康的关键,同时还需注意远离二手烟。
相关新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