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的“头号敌人”,不是跑步,而是它!很多人天天在做
2025-10-14 08:47 来源:健康时报
你是不是也以为跑步太多会伤膝盖?很多人一听到“跑步”“健步走”,脑海中首先就会想到“膝关节磨损”,因此对这些运动敬而远之。
但科学研究可能颠覆你的认知:膝盖的“头号敌人”,并非跑步,而是很多人天天都在做的——久坐。
跑步到底伤不伤膝?一项发表在《骨科与运动物理治疗杂志》上的研究,给出了令人意外的答案。它比较了三类人群的关节炎发生率:
竞技跑步者:关节炎发生率为13.3%
久坐不动者:关节炎发生率为10.2%
健身跑步者:关节炎发生率仅为3.5%
可见,过高强度跑步、久坐不动都会引发更多的关节问题,而适当跑步的人群中患病率最低。
因此,适当跑步对于普通人(非运动员)来说,整体上是有利于关节健康的。而久坐不动,才是被忽略的“膝盖杀手”。
有人问,为啥“坐着”反而比“跑步”更容易得关节炎? 打个比方,你家的爱车,是一直停在车库里“供着”寿命长,还是时不时开一开使用寿命更长?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医师张新涛表示,“用进废退”,这个道理放在车子和人的关节上,是一样的。
人的关节是有关节滑液的,在运动状态下,关节滑液在关节里面丝滑流动,可以润滑关节、提供营养。适当运动,也能提升关节的韧性、抗压能力。
如果长期不运动,关节内的滑液就像一潭“死水”,而失去了润滑剂的保护,关节周围的肌肉组织也会日渐萎缩。久而久之,关节损伤的风险自然更高。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医师赵旻暐表示,如果跑步前未热身,会对半月板产生巨大冲击,甚至引起髌骨粉碎性骨折。
建议慢跑前热身5-10分钟,纯跑步时长每天30-60分钟,不用太在意距离。场地选择塑胶地、柏油路等,不建议水泥地。
在跑步时,头部应保持稳定,不要摇头晃脑,可以想象头顶有颗鸡蛋,跑步时不要让它掉下来。摆臂幅度不要过大,腹肌收紧。
老年人、体重超重的人和有膝关节损伤的人最好少爬山。上山过程中对膝盖压力相对较小,但下山对膝关节的冲击较大。因此,不建议将爬山作为日常锻炼。
长时间在水泥地上跳绳容易伤膝,因为水泥地无法对跳绳落地时的冲击力提供有效缓冲。可选择塑胶地面或在水泥地铺塑胶垫。
跳跃时双脚靠近,避免大幅弯曲膝盖。起跳高度2-4厘米,保证跳绳刚好从脚底通过。
平时没有运动习惯且每天久坐的人,腿部肌肉力量通常是不足的,突然长时间走路锻炼易造成膝关节位置的不稳定。
开始锻炼时,尽量避免迈大步,不要把前腿伸得太远,避免绷紧腿,让身体走得自然,舒适、适度就好。
在增加运动量时,一定要循序渐进。一般采取“10%原则”,即本周增加的运动量不要超过上一周运动量的10%。
如果跑步后,当天晚上感觉膝关节疼痛严重,甚至出现肿胀,第二天早上疼痛和肿胀没有明显缓解,就说明运动强度过大。
建议适当休息,等到疼痛症状基本缓解或完全消失后,再开启新一轮的运动。必要时可就医咨询。
北京积水潭医院保膝外科副主任医师柳剑表示,在进行较为激烈或较高强度运动的时候,佩戴护膝可以起到保护膝关节的作用。
但平时不要常规戴护膝,这样容易使得膝关节周围肌肉不工作,从而造成肌肉萎缩。⑥
可以锻炼大腿前面的股四头肌。仰卧位或者坐位都可以,关键要慢,抬高腿后坚持10秒钟左右再慢慢放下。如此反复,根据自身体力做20-30次左右。
广州中医药大学三附院图
肌肉力量比较强的人,可以采用靠墙静蹲的方法进行锻炼。膝关节屈曲不超过90度,由于是静止状态,对膝关节损伤也可以忽略。
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图
站立地面,两腿一起抬起脚后跟,做踮脚动作,坚持一会儿然后慢慢放下。这是锻炼小腿肌肉的好方法,简单实用,坚持练习可以起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