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后这段时间
正是大闸蟹最肥美的时节
不过别光顾着馋
随着螃蟹上市
因食蟹引发的健康问题也频频出现
↓↓↓
一口生腌蟹
随机吃下寄生虫细菌大礼包
河蟹中的肺吸虫,会钻进心肺,在体内游走
海蟹中的异尖线虫、副溶血性弧菌等
会引起急性胃肠炎,严重时可导致休克
所以这种看着很诱人的螃蟹
真的劝你一口都别吃
还有的人为了这一口鲜
竟赔上了一颗牙!!
咬蟹腿后牙齿剧痛
几乎每天都有人中招
近日,杭州的李女士在大快朵颐大闸蟹时,用牙猛咬蟹腿,随即感到一阵“电击般”的剧痛,连喝水都成了折磨。经医生诊断,她的牙齿出现了“隐裂”,必须进行根管治疗。
口腔科医生表示:每年大闸蟹上市季,几乎每天都会接诊到牙齿隐裂患者。所谓牙齿隐裂,就像是瓷器上产生的细微裂纹,看似完好,实则已伤及内部,浅则涉及牙釉质,深则直达牙髓。
因为蟹壳的硬度与牙釉质不相上下,这种“硬碰硬”的较量,加上咬合时角度刁钻、难以发力,极易在牙齿某个脆弱点上形成巨大压力,最终导致裂痕。
①如果吃冷热食物时,感到短暂的刺痛,可能是隐裂的信号。
②吃螃蟹一定记得使用配套工具,避免总是用同一侧牙齿咀嚼,吃蟹肉时也要留心是否有小碎片卡在齿缝中。
吃螃蟹那些禁忌
孰真孰假?
正所谓“蟹红是非多”,网上还流传着各种关于螃蟹的说法,让很多人对吃蟹心生疑惑,今天就让我们来一一解答这些问题,让大家放心吃蟹!
螃蟹的确是寒凉之物,其中大闸蟹通常被认为是更寒凉的一种。但通过正确的烹饪与搭配(如佐姜、醋、紫苏、黄酒),就能扬长避短,吃得养生。
从中医理论看,螃蟹能补肾阴、滋肝阴,特别适合:
①肾阴虚的人:常常感到口干舌燥,甚至出现五心烦热(手心、脚心发热,心胸烦闷)等症状。吃蟹有助于补充阴液,缓解这些虚热之象。
②肺阴虚有热者:如肺结核的人,肺上有虚热,螃蟹的滋阴清热之性,正好能对症调养。
③伤筋动骨的人:螃蟹通利筋骨,通络活血,为“血肉有情之品”,带壳吃更有利于康复。
比如:风寒感冒、皮肤过敏、胃寒、腹泻、肝炎、胆囊炎、胰腺炎、孕期、经期的人,以及蛋白质摄入受限的人,慎吃螃蟹。
另外,高尿酸、痛风患者、三高、心血管病人群也建议少吃!
根据螃蟹的种类,分情况而定——
河蟹一定要吃活的:如大闸蟹,长期在河底淤泥活动,体内细菌杂质较多。一旦死亡,其体内细菌会迅速繁殖,将蛋白质分解为组胺等有毒物质,即使高温烹煮也不能完全消除其毒性。
海蟹:常见有梭子蟹、花蟹、青蟹等,生活环境洁净,体内相对干净;同时,海蟹的蛋白质变性、鲜度下降都比河蟹慢,因此刚死不久、且立即被冷冻保存的海蟹可以食用,不过鲜味和口感会大打折扣。
一般来说,螃蟹最好现买现蒸现吃,并且不吃蟹腮、蟹心、蟹胃、蟹胃。
没有实验依据!若同食出现肠胃不适,可能是以下原因:
①螃蟹没有煮熟,携带寄生虫、细菌等;另外死螃蟹、隔夜的螃蟹中容易生成组胺,食用后可能会出现中毒现象;
②柿子是生的。未成熟的柿子,其鞣酸含量很高,吃多了或者本身肠胃不好的,也容易出现不适。
让很多人每年都魂牵梦萦的大闸蟹,不止好吃,还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优质食物。每100克母蟹肉约含21克蛋白质,但热量仅有156千卡,还不到猪肉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