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乐活

上班5分钟打10个哈欠!可能不是你懒……

2025-10-13 08:34 来源:新华网

明明没熬夜没加班,但每天起床闹钟得按掉三次以上,一上班刚坐下就困意来袭,电脑屏幕看久了眼花,咖啡当水喝依旧哈欠连天……别说自己“懒癌犯了”,这可真不是懒,是“秋乏”找上门了!

1

秋高气爽却哈欠连天

到底是为啥?

大脑在“缺氧”

“夏季耗气血,秋季燥伤津”,自然界的阳气收敛,人体也随之进入休整期,如同为寒冬储备能量的“充电期”!随着气温下降,人体外周血管会发生收缩,导致血液分布更多地流向内脏器官,以维持核心体温。相应地,大脑的血液供应及氧气输送会相应减少,从而可能引起反应迟缓、精神不振与困倦感。

睡眠在“倒时差”

夏季昼长夜短,许多人形成了“晚睡早起”的生活习惯;而入秋后天黑得早,人体内在的生物钟却未能及时调整,仍延续夏季的作息模式,从而造成睡眠与自然节律之间的错位,致使白天感到疲倦乏力。

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

秋季日照减少,人体内与情绪和活力密切相关的血清素(常被称为“快乐神经递质”)分泌水平下降,而促进睡眠的褪黑素分泌则相对增加。这一升一降之间,容易导致精神不振与嗜睡现象,整体状态显得倦怠无力。

2

几招“防乏术”轻松赶跑“秋乏”

秋天总犯困,又没时间慢慢调理?给你几个“懒人必备”的快速缓解“秋乏”小妙招,省时又有效!

睡够“黄金7小时”+午间“子午觉”:每天不要刻意“补觉”(睡太久反而更累),重点是“早睡+睡深”。晚上11点前睡觉,睡前1小时把玩手机换成泡泡脚;中午要小眯一会儿,一般在11:00-13:00之间闭目15-30分钟,能有效缓解大脑疲劳。

冷水拍脸+薄荷糖:冷刺激瞬间激活交感神经,让神经“一秒清醒”。

伸懒腰+打哈欠:伸懒腰促进血液循环,打哈欠放松肌肉、提升含氧量,都是身体自带的“重启”功能。

揉脸梳头,放松头皮:用双手轻轻揉搓面部,或用手指梳头,促进头面部血液循环,缓解紧绷和疲劳感。

3

按一按就精神!

三个提神穴位请收好

百会穴(提升阳气,清脑开窍)

位置:头顶正中央,两耳尖连线与头正中线的交点。

按法:用食指和中指指腹环形按揉,感到酸胀为宜。

太阳穴(缓解头痛、眼疲劳)

位置: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按法:用双手拇指或食指指腹同时环形按揉两侧太阳穴。

风池穴(缓解颈僵,改善脑供血)

位置: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的凹陷处,与耳垂齐平。

按法:头稍后仰,用两手拇指指腹环形按揉,酸胀为度。

以上动作每次操作30秒,往复5-10次,可根据自身情况调节。

4

吃走秋乏!

餐桌上的“能量补充剂”

秋季燥邪当令,应遵循“滋阴润肺”的原则。

多吃“补水三剑客”:雪梨、银耳、百合是秋季润燥生津的佼佼者,能有效缓解秋燥引起的口干、皮肤干、疲劳。

少吃“上火套餐”:尽量避免辛辣、油炸、烧烤类食物,这些会加重体内燥热,耗伤津液,让你越吃越乏。

多吃能扛饿还提神的食物:早上来碗小米粥+一个鸡蛋(小米里的维生素B族是“抗乏小能手”);中午加块清蒸鱼或豆腐(优质蛋白帮你扛过下午的困劲儿),下午饿了就吃把坚果(别超过1小把),比吃甜食管用。

贴心提示,如果乏力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并伴随以下症状:

1、频繁出现困到能坐着秒睡,休息完还是累,甚至体重掉得快、吃不下饭;

2、头晕、眼花、心慌、乏力、手脚发麻等症状,可能是脑供血不足的信号,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脑卒中。尤其是中老年人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出现这些情况时,一定要高度警惕!

3、白天很困,晚上却翻来覆去睡不着,莫名出现情绪低落。

遇到以上这些症状别硬抗,赶紧去看医生!

这个秋天,愿你——

打哈欠不背“懒”锅,

犯困时秒切“清醒模式”,

秋天电量满格!

相关新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