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老年斑”,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年纪一上来,脸上、手背上就容易长,大小不一样,不疼也不痒,看着就像岁月留下的小印记似的。
但有些看着像“老年斑”的斑点,其实可能是皮肤癌前病变,甚至是早期皮肤癌装的!要是不当回事,最后可能要吃大亏。
20年“老年斑”突然发痒
一查竟是癌前病变!
75岁的张大爷(化名),脸上这“老年斑”都长20多年了,一直没出过啥问题。可最近3年,这斑老发痒、还刺痛,偶尔还会掉点皮屑。
一开始他还以为是皮肤干,直到症状越来越明显,才想着去医院看医生,最后查出来是日光性角化病。这可是典型的癌前病变,搞不好会发展成皮肤癌!
很多人会把日光性角化病当成老年斑,其实两者差别挺明显的,尤其要注意这3个点:
①感觉上不一样
*普通老年斑:无任何不适,不痛不痒;
*日光性角化病:经常痒、刺痛,还可能有点灼热感,摸上去比普通斑硬一点。
②看起来不一样
*普通老年斑:表面要么光滑,要么稍微有点粗糙,颜色很均匀;
*日光性角化病:表面糙得像砂纸,还会有粘在上面的皮屑,颜色不均,可能是红褐色,也可能是淡红色。
③变化不一样
*普通老年斑:长期稳定,多年都不会明显变大;
*日光性角化病:可能逐渐变大,甚至出现糜烂、溃疡。
日光性角化病的出现,跟人的体质和生活习惯关系很大,这4类人尤其要多注意:
①皮肤白的人:黑色素含量少,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弱;
②长期在户外干活的人:农民、建筑工人、渔民等,常年暴露在强紫外线环境中;
③之前长过皮肤肿瘤的人:或家族中有皮肤癌病史,患病风险更高;
④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皮肤修复能力下降,长期紫外线损伤累积。
要是发现身上的“斑”符合日光性角化病的特点,特别是还痒、刺痛,一定要赶紧去看医生。
另外,除了日光性角化病这种癌前病变,还有几种皮肤癌早期也会装成“老年斑”,得仔细分辨。
这3种皮肤癌
早期看着都像“老年斑”
皮肤癌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主要分黑色素瘤和非黑色素瘤两大类。其中有些类型,早期症状跟老年斑特别像,很容易被忽略,尤其是下面这几种:
它是黑色素瘤的一种,爱长在中老年人的脸、脖子这些常晒的地方,早期就是一块褐色或黑色斑点,乍一看跟老年斑没区别,但仔细看有两个“破绽”:
①边缘不规则:老年斑边缘大多整齐,它的边缘像“锯齿”一样,模糊不清;
②颜色不均:同一个斑点里,有的地方深、有的地方浅,甚至掺点红色或白色。
而且它发展起来特别快,半年内可能从指甲盖大小长到硬币大,还会慢慢变厚、破溃出血。要知道,黑色素瘤一旦转移,5年生存率只有15%-20%,所以才被叫做“皮肤癌之王”。
约一半的鳞状细胞癌,都是从日光性角化病发展来的。早期也可能是一块粗糙的褐色斑点,之后逐渐凸起形成硬结,表面出现鳞片状脱屑,甚至破溃后长期不愈合。
它常见于面部、耳朵、手背等暴露部位,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侵犯深层组织,甚至转移到淋巴结。
基底细胞癌是最常见的非黑色素瘤皮肤癌,早期可能是一块扁平的肉色或褐色斑点,表面光滑,看着像变淡的老年斑,又像轻微的疤痕。
但它有个明显特点:容易出血——比如洗脸时轻轻一碰就破了,之后慢慢结痂,反复“破了结痂、结了又破”,而且这块斑还会慢慢变大。
做好2件事
能防80%的皮肤癌
分清这些“伪装斑”很重要,但更关键的是早点预防,做好这两件事,就能大大降低风险:
无论是日光性角化病还是皮肤癌,长期紫外线照射都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很多人觉得“只有夏天要防晒”,其实春秋冬的紫外线也会伤皮肤,一定要做好防护:
①上午10点到下午4点,紫外线最强,尽量别长时间在户外待着;
②出门时戴帽子、太阳镜,穿长袖衣服或者打遮阳伞;
③选SPF30+、PA+++以上的广谱防晒霜,出门前15分钟涂上,每2小时补涂一次;
④避免频繁使用日光浴床,减少人工紫外线暴露。
做好防晒的同时,建议大家每个月自己检查一次皮肤,照着“ABCDE法则”看全身皮肤的变化。要是发现下面这些情况,赶紧去皮肤科看医生:
①新出现的褐色/黑色斑点,尤其是直径超过6毫米;
②原有“老年斑”突然增大、颜色加深,或出现瘙痒、刺痛;
③皮肤出现长期不愈合的溃疡、结痂,或反复出血;
④指甲下出现黑色条纹,且逐渐变宽。
总之,身上长的“斑”不都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尤其是中老年人和上面说的高危人群,一定要多留意皮肤的变化,定期自己检查,有问题及时看医生,这样才能早发现、早处理,守住皮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