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自古就爱吃,现如今生活水平提高,饮食花样更是层出不穷。然而,在我们大快朵颐的同时,却可能暗藏炎症危机!
这种炎症,能在48小时内引发休克、多器官衰竭,重症死亡率很高,它就是被称为“消化系统炸弹”的急性胰腺炎。
很多人直到痛到打滚才知道:原来吃错一顿饭,真的会把自己送进急诊室。
这些吃法和习惯
会把胰腺“逼到发炎”
急性胰腺炎的发作,大多和“不良生活方式”直接相关,尤其是饮食上的误区:
跟亲戚朋友聚餐,中午吃红烧肘子、炸春卷,晚上又涮火锅吃肥牛,全是油重味浓的硬菜,胰腺根本扛不住,说不定啥时候就“罢工”了。
加班到半夜,点份豪华外卖——麻辣烧烤配油乎乎的炒饭,再搭一瓶饮料。饿到不行的时候,突然用这么多油腻东西“填肚子”,这可是最危险的诱因之一。
胰腺短时间内得拼命干活,分泌好多胰液来消化这些食物。要是胰液排不出去,就会“窝里反”,开始消化胰腺自己。
每周总有几次推不掉的应酬,白酒、红酒、啤酒轮番上阵,“感情深一口闷”。很多人以为只是伤肝伤胃,其实每一次畅饮,都是在让胰腺浸泡在毒素里,悄悄发炎、纤维化。
酒精对胰腺的伤害是双重的:一方面直接害胰腺细胞,另一方面还会让胰液变稠,形成“蛋白栓”把胰管堵住。
3
这个习惯跟“吃”是间接相关的。长期不吃早饭、吃饭没规律、总吃高胆固醇的东西,都容易长胆结石。
这结石平时可能没事,但说不定哪次吃撑了,胆囊一使劲收缩,不小心把结石挤到胰管和胆管的“共同出口”(就是十二指肠乳头),一下子就堵上了。
胰液没地方去,只能“原地爆炸”。所以好多急性胰腺炎,都是在吃了顿大餐后发作的。
2
这4个症状
是身体在向你“求救”
了解了哪些习惯会让胰腺“生气”,那万一胰腺真的发炎了,身体会发出哪些“求救信号”呢?
下面这4个症状,大家可得记牢,别跟普通胃病弄混了:
①疼痛位置:以上腹部为中心,可能偏左或偏右;
②疼痛性质:不是短暂的刺痛或胀痛,而是持续加重的“绞痛”,像肚子被紧紧拧住一样,好多人会弯腰蜷着身子想缓解;
③关键特点:疼痛会向腰背部放射(比如感觉后背也跟着痛),且呕吐后疼痛完全不缓解(这是和普通胃病的核心区别)。
好多人会把胰腺炎的呕吐当成“肠胃炎”,但两者差得远呢:
①肠胃炎:吐完之后,肚子疼通常会轻一点,吐也是一阵一阵的,吐出来的大多是胃里的东西;
②胰腺炎:吐完之后还是疼,而且吐得又勤又厉害,吐出来的可能带胆汁(发苦)。
急性胰腺炎初期可能有低热(38℃以下),但如果体温突然升高到38.5℃以上,还打哆嗦,往往是“胰腺组织坏死、合并感染”的信号,属于重症表现,需立即就医。
如果胆结石堵塞了胰管与胆管的共同开口,会引发“梗阻性黄疸”,表现为:
①皮肤、眼白(巩膜)发黄;
②尿液颜色变深(像浓茶色),大便颜色变浅(像陶土色)。
这是一个重要信号,多出现于“胆源性胰腺炎”,往往需要紧急处理。
最后提醒大家,急性胰腺炎的黄金救治时间很短,一旦出现上述任何一种症状,尤其是“上腹痛+呕吐不缓解”,别自行吃止痛药(会掩盖病情),立刻拨打120就医——早一步干预,就能少一分致命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