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乐活

医生眼里的“最差体质”,比肥胖更糟糕!一分钟自测,别等大病上门才后悔!

2025-08-27 08:48 来源:爱青岛

现代人普遍以瘦为美,但有一种瘦其实是医生眼里“最差的体质”,诸多身体异常或疾病都可能因它而起。它就是“脂包骨”。

1

“脂包骨”看起来苗条

却是危险的健康“杀手”

“脂包骨”顾名思义就是骨头外面几乎都是脂肪,肌肉含量很少,这在医学上称为肌肉减少性肥胖。它的危害不容小觑:

1
心血管病风险增加

“脂包骨”的人,肌肉少但体脂率过高,更容易引发血脂异常,进而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血管病风险。

《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就表明:肌肉减少症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

2
糖尿病悄悄靠近

一方面,体脂率过高会增加胰岛素抵抗风险,引发血糖升高;另一方面,肌肉是葡萄糖的主要消耗场所,肌肉含量少,葡萄糖消耗减少,也会导致血糖升高。

两方面作用,大大增加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3
免疫力蹭蹭往下掉

“脂包骨”的形成多半与节食减肥有关,这类人往往存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摄入不足的情况。

而蛋白质是免疫系统的物质基础,所有的蛋白质抗体合成又都需要维生素、矿物质等来发挥作用。

也就是说,“脂包骨”很容易抗体合成不足,导致免疫力下降,从而小到感冒大到肿瘤都更容易发生。

4
骨骼及关节压力巨大

肌肉是骨骼、关节的“天然保护伞”,“脂包骨”的人肌肉含量不足,就会使关节、骨骼缺乏支撑

这不仅会导致关节在日常活动中要承受更大的压力,更容易出现劳损或慢性疼痛;还会导致关节、骨骼稳定性变差,更容易扭伤、摔倒

而且过多的脂肪还会促进身体分泌炎症因子,影响骨骼代谢,促进骨质流失,增加骨质疏松及骨折风险

5
一碰就皮下出血

不少“脂包骨”的人会发现,自己稍微磕磕碰碰就容易淤青。

这是因为肌肉缺乏,对外力碰撞少了缓冲,皮下的毛细血管就更容易破裂出血。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可怕的“脂包骨体质”呢?

2

一分钟自测“脂包骨体质”

如果你有以下特点,那很可能是“脂包骨体质”:

①身材纤细,但身上的肉松松软软,晃一晃还能像水一样“流动”;

②对热不敏感,比如夏天不怕热、洗澡水也要很热,但对冷很敏感,空调冷一点就不行(这是因为脂肪虽然能保温,但肌肉才是产热主力军);

③力气小,拧瓶盖、提重物、爬楼梯等体力活动感觉力不从心;人也总觉得没劲儿,容易累。

也可以根据下面这个公式,大致测算体脂率。正常成年人的体脂率,男性约18%~24%,女性约25%~31%,如果超标就要提高警惕。

女性体脂率公式
体脂率=(a-b)÷体重(公斤)×100%
a=腰围(公分)×0.74
b=体重(公斤)×0.082+34.89
男性体脂率公式
体脂率=(a-b)÷体重(公斤)×100%
a=腰围(公分)×0.74
b=体重(公斤)×0.082+44.74
不会计算的朋友也可以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性别、腰围、体重,可可帮您算~

当然,以上只是简单判断,具体可到医院营养科进行体脂率检测。

3

减脂增肌刻不容缓

3步改善“脂包骨”

如果是“脂包骨体质”,也不用过分担心,只要科学运动、合理饮食等,就能从“脂包骨”跨界到“健康肌”,从而降低疾病风险。

1
加强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是增肌的必要环节,但要循序渐进,先从简单的做起。可可给大家分享3个训练方法,平时有空就可以练:

①坐位抬腿

坐在椅子上,自然下垂小腿,然后缓慢地抬起小腿直到完全伸直,过程中保持大腿紧贴椅面。

②慢速蹲起

双脚与肩同宽,双手抱在胸前,慢慢向下蹲,尽量蹲到大腿与地面平行,再缓慢起身。(膝关节不好的人不建议做。)

③平板支撑

俯卧在瑜伽垫上,前臂、脚尖贴着瑜伽垫,身体抬起,尽量坚持。

2

吃够蛋白质

充足的蛋白质摄入,有助于肌肉合成与修复。鸡蛋、牛奶、瘦肉、豆腐都是优秀的蛋白质来源。

对于体重50kg的人来说,每天应该摄入2个鸡蛋+2盒250ml的牛奶+3~4两瘦肉,保证每日蛋白质所需。具体饮食种类可以适当替换。

同时,一定要控制精制碳水、饱和脂肪的摄入,避免体脂率进一步升高。

3
减少久坐,睡饱觉

每坐1小时就起来活动5分钟,走一走、拉伸一下都可以,避免肌肉“闲置”。

熬夜会让激素紊乱,影响增肌减脂,充足的睡眠则是肌肉修复和生长的重要时段,建议尽量23点前睡,保证7~9小时的充足睡眠

相关新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