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类情况——
家里有人以前烧菜特别香,全家都爱吃,可最近却总发挥“失常”:不是盐放太多,吃着齁咸,就是味道太淡,像没放调料,有时甚至连菜炒糊了都没发现。
有时候好心提醒他,说味道不对,他还一脸疑惑的告诉你:“没错啊,就是这个味!”
烧菜突然变味
或是大脑在“报警”
其实这个时候,先别急着埋怨,也别简单归咎于他做菜口味变了。这种突然出现的烧菜水平“滑坡”,有时可能是大脑发出的一种“报警信号”,尤其需要警惕是否与老年痴呆有关。
在老年痴呆早期的时候,大脑中负责嗅味觉和记忆的区域——颞叶和海马体,可能会受到损伤。
一旦这两个地方出问题,人不仅记不住烧菜步骤,连舌头、鼻子对咸、甜、香的感知都会变迟钝,就像嗅觉、味觉“失灵”了一样,没法判断调料放多放少,也不知道菜炒没炒好,自然就容易出“岔子”。
所以,如果不是因为情绪波动、故意应付,或者临时换了调料、感冒鼻塞等明显原因,那么一旦发现家里有人做菜口味突然大变,我们真得多个心眼,这也许是大脑正在悄悄“求救”!
大家还可以做一下这个“色词测验”,来看看你的大脑是否变迟钝?
对照图片,忽略文字的语义,说出文字对应的颜色,比如第一个字“红”应该读蓝色,而不是红色,第二个字“紫”应该读黄色,而不是紫色。
如果说错超过5个,建议要到神经内科进行大脑认知筛查。
两个烹饪“坏习惯”
正在悄悄伤害你的大脑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常见烹饪习惯,其实也会无形中加速大脑老化,而你可能天天都在做:
高温爆炒——油烟释放有害物质
有人可能觉得这样做菜更香、更有锅气,但你知道吗?
油一旦烧到冒烟(超过烟点),就会飘出大量油烟,里面会产生苯并芘、多环芳烃这些对身体有害的物质。
这些物质会顺着呼吸道钻进身体,不仅易损伤脑血管,让血管变窄,给大脑供血的能力变差,还能冲破保护大脑的“血脑屏障”,直接伤害神经细胞,加速大脑老化,长期下来会增加认知障碍的风险。
建议:1.尽量选择低温烹饪方式,或者蒸、煮;
2.如果爆炒,尽量使用烟点高的油(如花生油、菜籽油),选油看“烟点”的详细内容可看往期发布的→3种油再香也要管住嘴,可能增加癌症和死亡风险!别再吃错了
3.确保厨房通风,炒菜前先打开抽油烟机,减少油烟吸入。
剩菜反复加热——亚硝酸盐损害神经系统
剩菜特别是绿叶菜,本身硝酸盐含量高,反复加热易产生亚硝酸盐,这种物质在特定条件下会变成致癌物亚硝胺,长期食用不仅会毒害神经系统,还会和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让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下降,导致大脑缺氧,时间长了也会伤害大脑。
建议:蔬菜尽量当餐吃完,不留剩菜。如果真的吃不完,也不要多次反复加热,宁愿倒掉也别危害健康。
新增2个痴呆风险指标
也要重点关注
除此之外,《柳叶刀》在最新的“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大会”上,在原本提出的12个与老年痴呆相关因素上(受教育程度低、听力损失、高血压、吸烟、肥胖、抑郁、缺乏身体活动、糖尿病、过量饮酒、创伤性脑损伤、空气污染和社交孤立),还新增了2个可干预的老年痴呆风险因素:“视力受损”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高”。
它们为什么和老年痴呆有关?
视力受损:接收外界刺激少,大脑变迟钝
视力下降会直接影响人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信息输入,大脑接收的视觉刺激变少,认知功能就容易“懒”下来,逐渐退化。
尤其老年人如果长期看不清,社交和活动意愿也会降低,容易陷入“社交孤立”(这本身就是老年痴呆风险因素之一),进一步加速大脑衰老。
胆固醇较高:血管堵塞,大脑供血不足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个指标太高,易导致“坏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慢慢形成斑块,把脑血管堵得越来越窄。
这样一来,大脑没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神经细胞就会慢慢“饿死”,而且这些斑块还会引发炎症,加速大脑里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老年痴呆的标志性物质),直接增加患病风险。
所以想要保护大脑,不仅要吃得对、做得对,也要记得:每年查视力、定期测血脂,它们比你想象中更关乎“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