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烈日灼灼,防晒成了很多朋友的重点工作。然而有的人会发现:明明每天都涂防晒霜,皮肤还是晒红甚至晒黑了。这是怎么回事?
涂了防晒霜皮肤还是黑了
根本原因原来在它
首先要知道,我们的皮肤并不是“光溜溜”的,而是像肠道一样住着一群“微生物菌群”,如:葡萄球菌、乳酸杆菌等,它们共同组成皮肤的“防护网”。
正常的微生物菌群可以帮助防晒霜“成膜”,从而隔绝紫外线,防止皮肤被晒黑、晒伤。
反之,如果微生物菌群被破坏——
一方面,防晒剂不能很好地“成膜”,防晒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更容易晒黑、晒伤。
另一方面,没了微生物菌群的保护,化学防晒剂可能直接渗进皮肤深层,刺激皮肤诱发炎症,导致皮肤发红、肿痛。而炎症反应又会刺激黑色素细胞活跃,使得黑色素生成增多,皮肤也就变黑了。
3个防晒习惯
正在破坏皮肤微生物菌群
好好的皮肤微生物菌群,为什么会遭到破坏呢?原因可能就藏在你的防晒习惯里。
夏天皮肤出油多,有些朋友在涂防晒前就会频繁使用清洁力强的洁面产品,但这不仅会损伤皮肤物理屏障皮脂膜,也会破坏皮肤微生物菌群。
正常情况下,皮肤是一个弱酸性的环境,有些人为了控油、控痘、美白,会选择一些含有酸类(果酸、水杨酸、VC)的产品,这相当于给微生物们换了个环境,有益菌适应不了,菌群平衡就被破坏了。
还有些护肤品含有酒精,可能直接杀灭皮肤上的细菌,导致菌群破坏。
为了减少汗水对防晒霜的影响,很多人会用防水的防晒霜,到了晚上再用卸妆液猛搓,结果导致皮肤上的菌群也被干掉不少。
不想夏天被晒黑
这份防晒手册快收好
中等强度紫外线(比如夏天正午晒30分钟)就能让皮肤菌群的“多样性”暴跌——有益菌少了30%~50%。因此,夏季防晒必不可少。
但怎样做才能不损伤皮肤菌群,充分发挥防晒效果呢?
正规合格的防晒衣、遮阳帽、防晒伞等,可以直接起到阻挡紫外线的作用,还不会影响皮肤菌群。
不要盲目追求高倍防晒,对于日常通勤、短期户外来说,选择SPF30左右的就够了。更重要的是,防晒霜要选温和的,对皮肤更友好。
皮肤敏感的人,建议优先选择物理防晒霜(主要成分通常为:氧化锌、二氧化钛),它能像小镜子一样反射紫外线,对菌群打扰少。
补涂防晒时,应先用纸巾轻压掉汗液和油脂,再轻拍少量防晒霜,既能避免把菌群“闷死”,又能让新一层防晒均匀成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