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乐活

腿强人才壮!当膝盖出现这三种症状预示损伤存在!三招帮你巧防护

2021-03-14 10:26 来源:养生中国

  都说“腿部健康才有诗和远方”,但是,腿一旦出了这种问题,再坚强的人也得乖乖躺下治疗!

  近日,知名电商主播薇娅在微博晒出自己住院的照片,从她自己的留言回复中得知,入院原因是要进行半月板缝合手术。

  此前,歌手汪苏泷也因“半月板手术住院”而上微博热搜,引起众多网友关注。

  看到这,肯定有人好奇,到底什么是半月板?半月板损伤对身体的危害有多大呢?一起往下看。

  什么是半月板?

  半月板是膝关节内一对填充减震“软骨垫片”,因其外形是弯弯的,像个月牙儿,所以叫半月板。

  它的作用类似于机器轴承中的橡胶垫,起着力量缓冲、减震、维持关节稳定和润滑膝关节的作用。

  半月板有助于维持下肢和躯体的稳定性。因此,人体在走路、奔跑、跳跃时才不至于东歪西倒。

  关节在活动的时候,它也会跟着关节一起活动,把里面的滑液均匀地分布开来,减轻震荡。

  如果半月板发生了撕裂,就会造成上下关节面的卡压和损坏,我们人体就会感受到疼痛。

  半月板为什么会受伤?

  不难理解的是,半月板能够正常发挥减少骨头之间磨损的功能,需要以自身的磨耗为代价。

  对于年轻人来说,在运动之前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运动准备,在运动过程中对抗又比较激烈,就有可能在膝关节运动的某一瞬间使半月板因受到挤压而撕裂或断裂,就造成了半月板损伤。

  而对于老龄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半月板内部结构发生变性、退化,抗压性及耐磨性都逐渐衰退,日积月累缓慢磨损,虽然没有明确的外伤史,但也有可能会出现半月板撕裂。

  如果中老年朋友去做一个核磁共振检查,没准就会发现半月板有问题。

  半月板损伤的症状

  膝盖疼痛、肿胀、发出响声等,是半月板损伤的典型症状。

  尤其是在无热身运动以及突然间的剧烈运动时,最容易导致半月板损伤。

  比如进行足球、羽毛球这两项运动时,因为随时会有膝关节旋转的动作,半月板也会随之运动,就容易发生伤害。

  一旦伤害已经发生,这个时候就不要勉强行动了,最好停下来,如果手旁有可以进行固定的支具或者木板是最好的,可以把肢体放在支具上固定,受伤的腿先不要负重,及时到医院就诊。

  不过,对于很多中老年人来说,半月板磨损后可能不会有太过于明显的症状,但如果你有这三种情况,大多预示着你的半月板已经出现损伤了:

  疼:尤其是下蹲时出现疼痛。

  响:膝关节弹响,如同按圆珠笔的声音,也有时候,并没有出声,但是自己能感觉到。

  卡:临床上叫交锁,即活动的时候膝关节有可能会卡住,既弯不下去,也伸不直。

  简单来说,当膝盖出现了疼、响、卡症状,就应该及时就医了。

  此时,因为损伤不重,尤其是在没有血运的区域损伤,不一定会出现肿胀的症状,但也需要及时治疗。

  半月板损伤的治疗

  提到半月板损伤,很多人认为必须要手术治疗,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对此,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副主任医师杨渝平曾撰文科普该病的治法,他提到:

  如果是最轻微的病变,半月板表面很光滑,没受损或者损伤都在内部,没有累及表面,则首选保守治疗。

  但如果半月板的损伤较为严重,如半月板的撕裂样损伤,已经累及表面,半月板表面不光滑或者撕开了或者治疗几个月后仍然反复出现膝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都必须手术治疗。

  特别要强调的是,青少年由于运动不当造成的急性半月板损伤要手术,以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如何预防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损伤的预防策略,重在正确使用膝盖:

  1.尽可能减少容易导致半月板损伤的动作(半屈曲、突然旋转)或运动。

  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要避免长期下蹲或反复频繁蹲起的行为,同时,如长时间跳广场舞、经常爬山爬楼梯或提重物等行为都应该避免。

  2.定期锻炼,增强膝关节附近的肌肉力量,尤其是股四头肌。

  锻炼方法

  ①坐在沙发上时,将脚抬起,脚尖与脚呈90°,身体坐直,隔30秒到1分钟休息一下,反复绷直。

  ②利用家中的墙面练习,背墙一脚距离站立,随后让背部靠墙,缓慢下蹲,直到膝盖与小腿呈60~90°,坚持3秒后缓慢直起。

  3.要科学锻炼。锻炼前注意热身,不要突然增加锻炼强度,注意劳逸结合。(注意:跳广场舞之前也要热身哦~)

  热身方法

  1.步拉伸

  2.交替抬髋

  3.踝关节屈伸

  4.深蹲

  来源:养生中国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